正文 第19章 執著追求(12)(2 / 3)

父親看著兒子倔強的小臉,隻得點頭同意了,但他心裏很難過,正是貧窮,迫使自己才7歲的孩子過早地體驗到了生活的艱辛。

從此,米高揚用一頭毛驢從森林茂密的山坡上運回一捆捆樹枝,一堆堆野蘋果、野梨、野石棗。山村裏的這些果類是全家食品中的重要部分。

一天,村子裏幾個最勇敢、最靈活的大孩子找到米高揚說:“米高揚,我們上山采核桃好嗎?”

“采核桃要爬到樹上去,太危險了,爸爸不會同意的。”米高揚回答道。

“真是個膽小鬼,爬樹都不敢。”一個大孩子輕蔑地說。

米高揚聽後便不服氣地說道:“去就去,我才不是膽小鬼呢!”

幾個孩子來到山上,見到核桃樹,便一哄而上,爭先恐後地往樹上爬。幾個大孩子動作敏捷,隻幾下便爬到了樹頂,而米高揚由於年齡小,卻總是落在後麵,因此總是遭到其他孩子的譏笑。孩子們最後來到一棵高大的核桃樹下,隻見這棵樹高聳入雲,上麵果實累累。米高揚對小夥伴們喊道:“我們爬這棵樹,看誰能夠爬到樹頂!”

“米高揚,你不要吹牛,我們一定比你爬得高。”

於是,孩子們開始爬樹了。米高揚吃力地向上爬著,手上已磨出了血泡卻渾然不覺,隻感到蔚藍的天空離自己越來越近,白雲就從頭頂上飄過,小鳥在耳邊歌唱。米高揚真想生出翅膀飛到天上,在藍天白雲間自由遨遊。米高揚暗想:“總有一天,我要飛起來!”

這時,忽然聽到樹下傳來孩子們的呼喚:“米高揚,快下來,太危險了!”

米高揚向下一望,天哪!太高了!別的孩子隻爬到一半便不敢再往上爬了。此時的米高揚非但不害怕,反而得意起來,他一邊爬一邊挑逗性地問:“誰敢跟我比,看誰爬得最高?”樹下的孩子們都張大了嘴巴,吃驚地望著樹枝間米高揚小小的身影,卻沒有人敢回答。看來,誰也不可能比他爬得更高了。

米高揚7歲時,由他哥哥看管的兩隻小山羊交給他來放養。要看管這兩隻羊,精神要特別集中,因為稍一馬虎,羊吃了別人家的莊稼,就得交出20戈比的罰金。

小羊倌米高揚隻能整天跟在兩隻羊後,山羊走到哪裏,他就得跟到哪裏,一步不能離開,隻有等山羊停下來吃草時,他才能稍微休息一會兒。米高揚的兩條腿總是被荊棘紮得傷痕累累,磨破的鞋已是補丁貼補丁。

一天,米高揚想出一個辦法。他對山區情況很熟悉,他設法使羊走最近的便道,並每隔十幾米便在路上放一把事先準備好的青草。這樣,時間長了,羊便學會了認路。米高揚不在時,兩隻羊也會順著這條路走下去,而不會迷路。米高揚把自己養的羊趕到隻有他一個人才熟悉的地方,然後就可以丟下它們自己玩。這並不是他的粗心大意和對農活的厭煩。機靈的小羊倌玩了一會兒後,來到他算定的地方,羊正好也在那裏。這件事讓鄰居家的放羊娃們羨慕不已,都以為米高揚給他的羊施了什麼法術呢!

米高揚8歲時進了村裏的小學,從此,他產生了濃厚的讀書興趣。他喜歡繪畫,酷愛算術。

但這位模範學生也遠不是處處都是好樣的,他好動、淘氣、貪玩,他和他的同學不止一次地跑到山洞裏,一直玩到快下自習課時才回來。回到家裏,便示威性地伸出自己早就被墨水染髒的雙手。

米高揚9歲的那年,爆發了世界大戰。一天,薩納英高原上發生了一件使當地孩子們震驚的事件:一架“法爾曼”式雙翼機在距懸崖不遠的地方迫降了。

“法爾曼”式雙翼機是早期航空史上一種典型的飛機:有發動機、板條式的骨架、用蒙布包起來的金屬絲和機翼。看起來倒像個裝有發動機的風箏。但是,對於這個小小的山區的人來說,這架會飛的機器像是從另一個遙遠的世界上飄來的怪物。

在飛行員檢查發動機和排除故障時,年幼的米高揚和他的朋友們一直圍著這架飛機,摸摸這兒,摸摸那兒,長時間不肯離去。當飛行員休息時,米高揚走上前去問道:“飛機員叔叔,你真能把它開到天上去嗎?”

飛行員看著這個天真的孩子,微笑著說:“那當然,我是飛行員呀,我開著它就能飛到天上去。”

此時的米高揚十分羨慕眼前這位飛行員,他心中暗想:“長大了,我也要當飛行員,我一定要飛起來!”正是為了實現童年時代這一夢想,米高揚為航空事業奮鬥了一生。

勇敢的小布爾什維克

米高揚13歲時,父親去世了,使本來就很貧窮的生活變得更加窘迫了。一天,母親把米高揚叫到身邊,說道:“孩子,我們家太窮了,我實在沒有辦法養活5個孩子,我決定把你送到圖馬尼揚姨媽家裏去,並且也希望你能在那裏得到一些教育。”

懂事的米高揚很理解母親,他默默地點著頭,但心裏卻很舍不得離開家。米高揚的姨媽是位心地善良、熱愛勞動、舉止端莊的人,在那裏,小米高揚生活得十分舒適、平靜。米高揚上了亞美尼亞學校,同時還上了“革命大學”。當時,很少有人知道,圖馬尼揚的家當時就是蘇維埃共產黨的第比利斯總部所在地,那裏保存著地下出版物。米高揚正是在這種環境熏陶下,培養了一種堅強不屈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