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1章 執著追求(14)(2 / 3)

智力過人,成績領先的比爾,在與人相處上卻不那麼順利。人們感覺到,這個像頑童一樣的中學生,自恃比別人聰明,凡事好出風頭,而且達到了鋒芒畢露的地步。他性情倔強,說話生硬,和人相處,有時表現出一種很不耐煩的樣子。即使對待老師,他也難免使性子。當然,他不是個書呆子,他也喜歡看電影、玩遊戲、野遊、溜冰、開車兜風等。但他幹這些活動也和學習一樣,完全是為了滿足自己的興趣,而不是為了和誰交往。

盡管比爾在同學中不怎麼討人喜歡,可是,他的過人才智和優良的學習成績,使他的同學們不得不服氣。這個不善於社交也不願意在結交人上花時間的學生,在湖濱中學的知名度還是很高的,幾乎沒有人不知道有個叫比爾·蓋茨的學生。

癡迷於計算機的中學生

為了開發學生的智力,湖濱中學早在1968年末就決定讓它的學生了解計算機。比爾·蓋茨超常的智力和對抽象問題的特殊興趣,使他一接觸計算機就像著了魔似的。60年代末期的計算機還很落後,計算機本身巨大而且笨重,隻是實行了二進製的計算方式,沒有任何係統軟件,更不可能有像今天這樣鋪天蓋地的遊戲軟件。它在當時還僅僅是一種計算工具。這種龐大的計算工具,向人們顯示的僅僅是嚴密的邏輯、簡單的運算規則和驚人的速度。在一般孩子看來,上計算機課是一種負擔,枯燥的數字讓人頭痛,機械的運算令人乏味。而比爾卻從中發現了從未有過的樂趣。他喜歡計算過程的嚴密邏輯,更喜歡計算機對人的智力進行的挑戰。

自從接觸計算機後,比爾就不再花大量的時間去幹別的事情了。他經常把大塊的時間消磨在計算機房中。他對計算機的知識,很快就超過了他在湖濱中學的老師。為了弄懂計算機的奧秘,比爾從計算機原理到計算程序無所不學。當時計算機在美國也是新鮮玩意兒,所以,使用費昂貴。計算機公司不可能讓學生無償使用它的機器。盡管學生母親俱樂部通過拍賣活動籌集到一部分費用,但這些錢是有限的,因此,學校對學生使用計算機進行了時間限製。為了更多地接觸計算機,比爾常常深更半夜爬起來,偷偷地鑽進計算機房。與比爾同樣癡迷計算機的還有一個高年級的學生,名字叫保羅·艾倫。他後來成了比爾的合夥人。這個小夥子常常幾乎和比爾同時偷偷地鑽進計算機房。

比爾·蓋茨和保羅·艾倫不是簡單地按照規定的計算機程序學習和操作。當他們熟悉了基本操作程序和計算機語言之後,就在計算機上發展少年人的興趣,即做遊戲。當時還沒有任何遊戲軟件,比爾和保羅就利用學到的計算機語言,自己設計出了簡單的遊戲程序。他們在計算機上進行比賽、對抗等,找到了別的孩子暫時無法理解的樂趣。當其他的學生把學習計算機課程看作一種負擔的時候,比爾和保羅卻從中發現了從未享受過的快樂和充分展示少年智力的新天地。

比爾和保羅無償使用計算機僅幾個月的時間,由於學校無法支付昂貴的上機費用,不得不對學生規定,在上計算機課之外的時間使用計算機,必須自己負擔上機費用。當時的付費數額為每小時40美元。盡管比爾的父母可以為他繳納昂貴的學費,可是,卻不可能為他無限地支付上機費用,因為,在當時人們還看不到計算機對於孩子們的智力開發有什麼意義。比爾要想長時間地占用計算機,必須自己想辦法解決上機費用問題。這對於一個普通的孩子來說,確實是個難題,因為,比爾常常一天數小時在計算機上操作,一周下來就要幾十個小時,這要花掉幾百甚至上千美元。一個孩子到哪裏去搞這麼多錢呢?難題對於有才智的孩子來說是一種益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