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學校開始按小時收費之後,比爾沒有為缺少大筆的上機費而發愁。他一方麵把自己有限的零用錢拿來交上機費,一方麵積極開動腦筋想辦法。他很快就找到了繳少量的錢就能長時間使用計算機的方法,這就是,改變計算機的計時程序,讓計算機上的計時程序長期不變。這樣,他們交一次費,就可以幾個甚至幾十個小時地在計算機上玩耍了。這個小小的得意之作,使比爾和他的夥伴贏得了大量玩計算機的時間,也給他使用計算機提供了一種潛在的啟示。
計算機公司也雇傭著一批高科技人才。比爾的小把戲不久就被公司發現了。不過開明的公司負責人從這件事中看到的不是經濟損失,而是計算機係統的不完善和破壞收費係統的孩子的才智。因此,他們經過分析,作出的不是懲罰比爾等孩子、而是雇傭一批友好使用者的決定。即雇傭者的任務是為計算機的係統找問題和尋找發生問題的原因,獲得的回報是,可以無償使用計算機。無疑,計算機公司的這個決策是聰明的,因為,他們可以無償地借別人的智力來完善計算機程序。而比爾和他的夥伴們對於這一決策是極其歡迎的,這樣,他們可以憑借自己的智力贏得使用計算機的時間了。
對計算機的興趣和幹事情的執著精神,使比爾非常認真地對待這個工作。他把大量業餘時間就花在了計算機房。特別是周末,當別的孩子和家人一起娛樂和遊玩的時候,比爾卻到計算機房上班了。他在這裏享受著無窮的快樂。在計算機的應用中,比爾成了小夥伴們的核心。
他常常是連續幾小時坐在計算機旁,從各種不同的角度與運行程序對抗,發現問題就動手記錄下來。這時,比爾花在計算機上的時間不再是玩耍和遊戲,而是對計算機從硬件到軟件進行全方位的研究、探索。他們先是探詢問題,發現毛病,然後尋找發生這些問題的根源。每當發現問題或找到產生問題的線索,比爾就認真地把它們詳細記錄下來。經過一段時間的探索和記錄,他就進行一次總結,並在研究總結的基礎上寫成《計算機問題報告書》。這個看似簡單的報告書,凝結著這個少年人和他的小朋友們的智慧。在探索問題和總結整理這些問題的過程中,比爾對計算機,從興趣上升到了研究。這時,他已不滿足於在機上做遊戲,而是認認真真地把計算機當成研究對象了。
隨著研究的深入,比爾和他的夥伴在計算機的應用中越來越得心應手。他不僅可以破壞計算機的係統程序,而且能夠越過計算機的密碼係統去獲取他感興趣的信息資料。比爾的父母擔心兒子長期迷戀於計算機會影響學習,對兒子進行了勸告,但這無法改變比爾對計算機的迷戀。當然,他也沒有因為癡迷於計算機而放棄學習。相反,他的學習成績還是拔尖的。在對計算機的迷戀,進一步開發了比爾超常的智力,使這個中學生在湖濱中學得到了別人所無法得到的東西。
開公司的中學生
比爾在迷戀計算機的過程中,也有過挫折。有一次,他破譯了所使用的計算機網絡的密碼係統,導致了整個網絡的混亂,因此,受到了不準使用計算機的處罰。他為此而懊喪,一度降低了對計算機的興趣。可是,不久,計算機世界的神秘又把他吸引回來。當比爾再次坐到計算機旁的時候,他在玩計算機的同時,開始考慮如何用計算機賺錢,以便能夠支付使用計算機的費用,進而擁有自己的計算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