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六章 蜜餞和小食品(四)(3 / 3)

附注:參照此法,如把西瓜換成其他水果,可以製作出品種豐富多樣的“果凍”。如:“蘋果凍”、“牛奶葡萄凍”、“荔枝凍”、“菠蘿凍”、“蜜桃凍”、“蜜桔凍”、“奶油梨凍”、“香蕉凍”、“櫻桃凍”等等。近些年來,北京製作的各種色彩絢麗的果凍,裝入小酒杯大小的塑料盒中,小巧玲瓏,美觀大方,深受少年兒童的喜愛。

玫瑰棗兒

為北京秋季的一種風味小吃食品。它是將剛剛成熟的鮮棗洗淨後放入鍋中,加糖玫瑰花,用清水熬煮而成,故名“玫瑰棗兒”。吃法別致,北京人講究的是就鍋中,用竹扡紮著棗兒,一個個送入口中而食。鮮香,甜蜜。獨具北京地方特色和風情。

(原料)

鮮棗500克,糖玫瑰花10克,白糖100克。

(做法)

1.鮮棗選好、洗淨,倒入鍋中。

2.將鍋上火,放入適量清水,加進白糖,用旺火燒開。然後改用小火煮熟,加入糖玫瑰花攪勻,略煮片刻,起鍋即成。

奶油栗子酥

將栗子切口下鍋煮熟,去殼,剝去紅衣,壓碎成泥,再加油加糖炒透起酥,則為“栗子酥”。如加進糖桂花同炒,製成則為“桂花栗子酥”。如加入奶油同炒,便為“奶油栗子酥”。此外,將栗子去殼去皮晾幹,磨成細粉,可製成“栗子糕”、“栗子蛋糕”、“栗子粽子”等多種多樣的精美的小吃食品,細軟甜美,為人們所喜食。

(原料)

栗子粉500克,白砂糖200克,奶油50克,花生油15克,香草精2克。

(做法)

1.炒鍋內倒入花生油,用中火燒熱,加入白砂糖150克,炒成糖漿。再放入栗子粉炒勻炒透起酥。

2.奶油打起,再加進白砂糖S0克打硬,放入香草油打勻,倒入鍋中,與栗粉炒勻,起鍋分裝人盤中即可,

奶油五香互

一般是用蠶豆先煮後炒製成,甜鹹可口,餘味久長。如不加奶油香精,蠶豆中加鹽和糖精煮透,再加香料拌勻,出鍋攤晾至微幹,則為“五香蠶豆”。為上海特產,後傳入北京,屬南味小食品。也可用黃豆製成,則為“奶油五香黃豆”。

(原料)

蠶豆1000克,奶油香精3克,精鹽20克,白糖50克,花椒2克,大料3克,小茴香1克,桂皮5克,

(做法)

1.蠶豆洗淨後放入鍋中,加入半鍋清水用旺火燒開。花椒、大料、小茴香、桂皮用紗布口袋裝好放入鍋中,加精鹽、白糖,再開後改用小火熬煮。

2.待蠶豆煮熟、鍋中的水煮幹,用鐵鏟略炒一會兒,把蠶豆炒幹,去掉紗布口袋。

3.將鍋離火,拌上奶油香精。冷卻後,隨即密封保存,以防止香味揮發或返潮,食用時再取出。

炒花生

花生不去殼,帶殼炒熟,即為“炒花生”。為人門所喜食的一種大眾化的小食品。我國各地皆有製作,炒製方法多種多樣,盡皆香酥好吃,鬆脆可口。

(原料)

帶殼花生1000克,淨沙適量。

(做法)

1.選用飽滿、勻整、鮮嫩的當年成熟的帶殼花生,用清水洗淨後瀝幹水分。倒入大炒鍋內,用小火邊翻炒邊慢慢燸幹,蒸發掉花生殼的大部分水分。出鍋晾涼,再去些水分。

2.大炒鍋內倒入適量淨沙,用中火炒熱。將花生倒入,仍用中火慢慢炒製,邊炒邊翻,使花生受熱均勻,不使有的炒成焦糊,有的還是半生的。炒至花生外亮鮮殼油黃時,出鍋篩去淨沙,晾涼即成。

注意:這種炒法,看似簡單,工藝並不複雜,但要十分精心,特別要拿握好火候,切記不可用大火。這種用中火或小火精心炒製而成的花生,外殼油光放亮,內肉噴香酥脆。

炒南瓜子

可幹炒、沙炒,也可鹽炒、淡炒。北京風味的“炒南瓜子”,多為鹽炒,其味鹹鮮。如將“老窩瓜子”洗淨晾幹,也可用此法炒製。如果用中火幹炒,既不用淨沙,也不灑鹽水而炒成,吃起來具有南瓜子清素的香味。

(原料)

南瓜子500克,精鹽5克,淨沙適量。

(做法)

1.南瓜子洗淨,瀝幹水分。

2.鍋中倒入適量淨沙,用大火炒到燙手時改用溫火,把南瓜子倒入,用鐵鏟不斷地翻炒。炒至瓜子肉微黃時,離火起鍋,篩去淨沙,再將瓜子倒入鍋中用溫火翻炒。

3.精鹽放入碗中,用溫水化開,倒入瓜子中拌勻翻炒。見瓜子外皮上有一層薄薄的鹽霜時,離火出鍋,涼後食用。

附注:參照此法,把南瓜子改換成葵花子,炒製而成則為“炒葵花子”。近些年來,北京市場上銷售的“胡大瓜子”、“傻子瓜子”,是按照特製的方法製作的新品種。

鐵蠶豆

“開花豆”一般為炸製,“爛蠶豆”為煮製,“鐵蠶豆”則為炒製。蠶豆經幹炒而成,吃起夾嘣脆響,咬碎後酥潤可口,越吃越有一種蠶豆的濃香綿潤勁兒。它比“開花豆”、“爛蠶豆”、“奶油五香豆”、“麻辣蠶豆”等,更具有蠶豆的自然香味兒。

(原料)

蠶豆500克。

(做法)

1.蠶豆用清水洗淨,放幹燥處晾幹。

2.把蠶豆倒入燒熱的炒鍋內,用溫火慢慢翻炒,使受熱均勻。炒至蠶豆皮殼變色,並拌有濃香時,將鍋離火,仍用鐵鏟不斷翻炒,晾涼後即為“鐵蠶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