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明齋,是北京正統京式糕點老店,創建於明代中期,距今約有四百多年的曆史了。最早叫“正明齋餑餑鋪”,位於前門大街鮮魚口小橋,由孫姓人家開設。由於地處鬧市,生意日陸。1897年(清光緒二十三年),又發展了隻用正明而不用“齋”為字號的四個分店糕點鋪,隻有老店名為“正明齋”,以保持傳統的信譽。
在近四百年的發展中,“正明齋”的糕點素以選料考究,加工精細講究,貨實味正,新鮮迎時,色彩鮮明豔麗,名冠京城,為北京人所歡迎喜食。從清鹹豐元年到清末的六十年間,“正明齋”的糕點曾作為進奉宮廷的禦用食品,因而被稱為正統的滿漢糕點。在京式糕點中,“正明齋”是一個突出的代表。它吸取南北東西各種糕點之精華,融彙漢蒙滿藏等各民族食品之特點,葷、素、鹹、甜,花樣繁多,品種齊全,獨樹一幟,獨具特點。“正明齋,”正是以經營具有獨特風味的特味糕點而出名的,雖經曆朝曆代,沿傳四百年,仍盛譽不衰。
“文革”中,“正明齋”因故停業多年。“文革”後的1980年7月1日重新恢複營業以來,大力開展薄利多銷,增加服務項目,為顧客訂做節日、生日和禮品糕點的業務。今天,滿族、蒙族等各族人民仍喜愛食用“正明齋”的“薩其瑪”、“芙蓉糕”、“杏仁酥”、“杏仁幹糧”和“巴拉餅”,尤其那傳統名點。其他名點,如“細八件”、“玫瑰花餅”、“雞油餅”、“豆沙餅”、“棗泥餅”、“奶皮餅”等,也是北京人,尤其是老北京人茶餘酒後的可口點心,“正明齋”精心製作的各式月餅,如“紅月餅(自來紅)”、“白月餅(自來白)”、“幹菜月餅”、“黃酥月餅”等,同樣是深受北京市各族人民歡迎和喜愛的中秋節日美點。除此以外,“正明齋”的著名糕點品種還有“蜜貢”、“羊尾桃”、“炸套環”、“蜂蜜蛋糕”、“白酥”、“黃酥”、“切邊罐爐”、“桂花罐爐”等。糕點餡中配有蜂蜜、飴糖、綿白糖、砂糖、玫瑰、桂花、鮮奶、奶油以及各種果仁等輔料,營養豐富,風味獨特。是傳統的美味食品,也是饋贈親友的獨具風味的禮品。
桂香村原是“稻香村”從南方遷京後開設的一個分店。據1923年出版的《實用北京指南》記載:它開業於1911年,由安徽人經營;1916年又開設了一家分號,取名為“桂香村”;大約在1925年,才完全脫離“稻香村”而正式獨家經營。從此兩花並放,“二香”齊名,各有千秋,各具特長,曆史悠久,風味獨特。
現在,“桂香村”食品店開設在繁華的西單北大街117號。如從1916年算起,已有七十多年的曆史了。前店後廠,自產自銷,設有糕點車間、小食品車間、肉食車間。發揮傳統技藝,製作的糕點、肉食等,選料精良嚴格,調配講究,工藝精湛,加工細做,色香味形俱佳,具有典型南方風味,素有“南味香北國”之說。近年來該店又重新翻修,門庭前懸掛著由著名書法家陳叔亮書寫的“桂香村”新匾,金字黑底,古色古香。店鋪上方裝有“桂香村南味食品店”的霓虹燈。店堂寬敞明亮,商品琳琅滿目。除自己加工製作外,每逢節日還從南方采購各種南味土特產品,如“桂花條糕”、“鬆糕”、
“紅白板糕”、“金格餅”、“楊梅幹”等,從早到晚顧客盈門,川流不息,
“桂香村”的食品種類豐富繁多,風味各異。僅糕點就有—百七十餘種,還有南味肉食及傳統小食品。該店突出的特點是,適時製作各種風味的糕點、小吃食品等供應市場。如:春節供應蘇式“豬油年糕”、“百果年糕”等;元宵節供應桂花、玫瑰、黑芝麻、黃油、椰絲、山植、豆沙、棗泥、桔子、可可、巧克力等不同餡的元宵十幾種之多;端午節供應火腿、鮮肉、棗泥、豆沙等江浙風味的蘇州粽子?中秋節供應五仁、火腿、香腸、牛肉、叉燒肉、棗泥、豆沙、豆蓉、椰絲等廣東月餅,以及幹菜、玫瑰、黑芝麻等姑蘇月餅;平時供應“牛舌餅”、“烏麻餅”、“黑姑酥”、“雙卷酥”、“幹菜餅”等椒鹽類南味糕點,還有“火腿燒餅”、“肉鬆餅”、“肉餃”、“咖喱角”、“蔥油餅”、“南腿餅”、“黃油餅”、“奶油花點”以及各種西式糕點,花樣達四五十種之多;肉食製品有“醬汁肉”、“牛肉脯”、“叉燒肉”、“南味熏魚”、“小牛肉”、“槽雞”等等。其中許多產品被評為北京市和商業部的優質名牌食品,如“牛舌餅”、小桃酥、“醬汁肉”等等。
稻香春開設在東風市場;口,於1914年開業,至今已有七十餘年的曆史。該店是過去東安市場以賣鎮江特味的“眉毛肉餃”出名的張森隆創辦的,原名“森春陽”,以本名張森隆的“森”字,別號“春山”的“春”字而取名。1916年改為“稻香春食品店”,與“桂香村”齊名。1917年張森隆又開設了“森隆飯館”,兼並了原來的“稻香村”,先後在東四牌樓和東四十條口開設了兩個“森春陽食品店分號”等。據《舊都百話》記載:“凡是場麵上往來的禮物,誰不奔向稻香春、桂香村”。時至今日,生意仍久盛不衰,每逢年節,門庭若市。特別是近三四十年來“稻香春”,在朝陽區左家莊擴建了一座五層樓的工品種增加到三百餘種,產量一再上升,開創了“稻香春”繁榮興旺的新局麵。
“稻香春”的食品具有蘇州、揚州二式的特點。花樣品種,豐富繁多,可分為南味糕點、南味肉食和南味小食品三大類,在首都飲食市場上享有很高的信譽。該店食品之所以名聞遐邇,久盛不衰,關鍵在於經營有方,講求質量,精選原料,注意信譽。
經營有方,是指該店經營十分靈活。應節食品,按時出售時令產品,應有盡有。如:春季有“酒釀餅”、“江米酒”;夏季有“綠豆糕”、“水晶豆糕”、“冰雪糕酥糟類肉食以及端午節的各種粽子;秋季有各式中秋月餅,除以蘇州風味為主外,也生產廣州風味的,九月有重陽糕;冬季有“寧波桂花條糕”、“白果蜜糕”、春節的年糕以及肉食和各式糕點,正月十五燈節的各種元宵等,皆應時當令趕到,不誤時機滿足供應。時至今日,該店堅持寧缺勿爛、優質優價的傳統,使其生產的“元宵”、“月餅”、“眉公餅”、“玫瑰餅”等,曾在多次質量評比中名列前茅。平時出售的著名產品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