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節 日常保健與養生(2 / 3)

揉風池:雙手拇指指腹緊按風池,用力做旋轉按揉1分鍾,隨後按揉整個枕部,以有酸脹感為宜。

振雙耳:雙手掌心緊按兩耳,然後做快速有節律地按壓40次。

擊頭頂:取坐位,兩眼前視,牙齒緊咬,以一手掌心在囟門處做有節律的拍擊動作10次。

搓手浴麵:先將雙手搓熱,隨後掌心緊貼前額,用力向下擦至下頜,反複操作10次。

以雙手緊貼肚旁做上下往返擦熱小腹。

擦熱湧泉穴。

閉目,兩手中指分別橫置於兩眼球的上緣,無名指置於眼球下緣,然後自內向外輕揉至眼角處,往返20次。

點按穴位:用拇指點按安眠、太陽、神門穴,每穴1分鍾。

身體平躺,兩手置於身體兩旁,全身放鬆,深呼吸,反複進行10次,能夠更好地保證睡眠質量。

促進消化

中醫認為,脾胃是後天之本,是氣血生化之源。但如果飲食過量,或者吃了難以消化的食物,增加了胃的負擔,影響了胃正常的消化功能。因此,飯後適當做促消化按摩有助於身體健康。此按摩宜於在飯後40分鍾後進行。

用雙手拇指貼於胸前,其餘四指貼於兩腋下,相對用力提拿胸部肌肉,提拿一下,放鬆一下,同時由內向外移動,重複3次。

用雙手拇指從膻中穴向兩側乳中穴分推,並沿肋間繼續向外平推至胸側,然後向下移一個肋間隙,再從胸中線開始至肋間向外分推至胸側,循序而下。

從腹中線向兩側分推,由上腹部向下腹部依次分推,反複3次。

用雙手拿捏腹部。從一側腹部向對側進行,上、下腹各拿捏1次。拿捏時,用雙手拿起一塊腹部肌肉(皮膚、皮下組織及肌肉),輕輕提起稍停片刻,鬆開前移,再拿捏起一塊肌肉,放鬆再做,重複3次。

用手掌按摩腹部。先從腹中央開始,以順時針環轉摩腹,並由內逐漸向外環轉,做30~50次;再以逆時針方向由外向內環轉30~50次。

順時針揉摩中脘穴300次。

點揉脾腧、胃腧穴各100次。

按揉足三裏2分鍾。

小貼士

食物促進消化

消化不良時,我們常服用促消化的酶類藥物,其實食物中也可獲得能促進消化的酶,如蘿卜、萵筍、豌豆、南瓜、豆芽菜中含有澱粉酶;菠蘿、木瓜中含有蛋白酶;畜、禽、魚等肉類中含脂肪酶。但切記,因酶怕高溫,所以能生吃的水果、蔬菜盡量生吃。

學生考前保健

目前社會上,學生和家長最關心的問題就是孩子的升學,都以上學深造為最好的求知途徑。這樣,學生就會麵臨各種考試。在這麼多艱苦的考試中,如何才能保證考生在考場上發揮出最好的水平是最為重要的。適當的保健按摩有助於緩解疲勞、減輕壓力、提神醒腦。

睡前安神按摩

冷水洗麵,溫水泡腳。之後馬上上床睡覺。

雙手摩擦至熱,再摩兩腳心和腰脊兩側至熱,然後用手掌摩眼、麵、耳、頸部至熱,最後按提鼻梁10次,梳頭百餘次。之後馬上休息。

考生俯臥,家長踩踏其腳底30~40次。

考生仰臥,在腹部以雙手做按摩和揉捏,然後雙手疊放按壓臍部,最後用拍打手法進行整理。

晨起醒腦按摩

與睡前安神按摩方法相同。

考前提神按摩

用右手指腹點壓百會穴20下,點壓時吸氣,還原時呼氣,以能耐受為宜。然後用右手指腹叩擊百會穴20下。

雙手拇指指腹分別置於兩側太陽穴,輕輕揉按20下。

用一手拇指和食指指腹相對按壓印堂穴。

電視電腦綜合征

長時間地坐在電腦和電視前盯著屏幕看,極易產生頭暈、頸椎僵硬、眼睛幹澀疲勞、消化不良等症狀,這稱為電視電腦綜合征。按摩可以使血液循環得到改善,肌肉得到放鬆,眼睛疲勞幹澀得到緩解。

頸椎僵硬按摩法

自身轉頸法:取坐位或立位,身體正直,頭頸先向右上方盡力轉動,雙眼向右上方看;再向左上方盡力轉動,雙眼向左上方看。左右交替進行10次,轉動頸部時要求動作緩慢。

頸部揉捏法:取坐位,按摩者站在被按摩者身後,用手揉捏頸部肌肉。

頸部穴位指壓法:姿勢同上,按摩者右手置於前額固定頭部,用左手拇指按壓風池、風府、天柱穴,至局部有輕微酸脹感為宜。

頸部整理按摩法:姿勢同上,按摩者左手置於被按摩者前額固定頭部,用右手手掌從頭後部發根處至頸根部做手掌按摩,重複5次。再用手輕叩頸部。

眼睛疲勞按摩法

眼部穴位揉壓法:本人揉壓睛明穴、攢竹穴、太陽穴。

預防眼睛疲勞的眼部體操:1)注視前方,眼球上下轉動;2)眼球左右移動;3)眼球左右斜動;4)眼球上下左右轉動。以上動作,左右各自重複5~8次。

小貼士

電器的危害

現在我們大多生活在無線電波中,電腦、電視、手機等所發出的電磁波、靜電、正離子等可

多達8種。因此,我們應該盡量減少接觸這些物品。

坐在電腦前工作,距離越遠越好,每30分鍾讓眼睛休息一次,然後閉起眼睛觀想黑色。

晚上最好不要使用電腦、手機,這是因為晚上沒有機會出去排靜電。

益智醒腦按摩

兒童因先天不足而出現智力發育遲緩,學習成績平平;老年人因腎氣漸衰,髓海不足而出現思維能力下降、記憶力減退、反應遲鈍等現象。益智醒腦按摩能促進兒童智力發育,延緩中老年人腦力衰退。

被按摩者取俯臥位,按摩者拇指按於被按摩者三陰交,食指按於懸鍾穴,同時按揉1分鍾。再向下移動至跟腱處。拇指按於太溪穴,食指按於昆侖穴,揉按2分鍾,重複3次。

取俯臥位,按摩者用中指指腹點揉心腧、腎腧、脾腧及大椎各1分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