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政治家和科學家富蘭克林曾說:“如果你想在未來的奮鬥中取得成功,就必須學會控製衝動。首先控製你自己,然後才能控製別人。”任何時候,都要控製你的衝動作為,說話做事切忌率性而為。周密籌劃,分清事情的輕重緩急和主次先後;不急不躁,控製好情緒認真去做,做自己情緒的至高統治者,這樣,你才能做成事,做好事。
1.說話做事,切不可率性而為
人生在世,做人做事如果能率性而為,那樣的人生真是妙不可言。
可是,每個人都不是天地間惟一的存在,可以想說什麼說什麼,愛做什麼做什麼,而別人也不是為了你而存在,一切都得聽你的。
人的一生,總會有許多人際關係和事業上的不如意,這些不如意需要以智慧和耐心去解決,而不是靠個人的喜惡和脾氣。
更重要的是我們要學會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如果我們看不慣老板的苛刻,就說老子不幹了,那麼我們並沒有解決問題,因為苛刻的老板很多,我們在別的地方也會碰到,而我們的辭職,又有誰在乎呢?如果我們嫌工作辛苦,就率性地放棄,那麼我們放棄的可能是一個絕佳的機會。
當然,也沒有人在乎我們的放棄,因為那是我們自己的事!
率性而為,有時候你也許真的解決了問題。但因為率性而為基本上是向後轉,屬於逃避問題的行為,因此長久下來,這種行為對我們破壞多,建設少,甚至還有可能帶來毀滅。尤其我們一旦給人不能控製情緒的印象,那真的是難以翻身。
所以落魄的人、自我毀滅的人,多半具有率性而為的性格,這一點,隻要觀察那些人就可明白。
無論在事業上或是在人際關係上遇到不如意,請別說隻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你應該學會見不同的人說不同的話。
“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這句話,一般是用來批評別人油滑、投機、不誠懇的,可以說是一句罵人的壞話。
但在人生過程中,我們必然要見人說人話,如果我們見鬼也說人話,豈不糊塗透頂!
所以,說話也是和人相處、交朋友、給人好印象、了解對方的秘訣,這是一種技巧、一種藝術。
當一個人和對方交談時,應盡量使用對方能夠認同的語言,並說對方熟悉、關心的話題。
比如你和有小孩的女性說話,可說說孩子教育和柴米鹽醬醋茶;和貿易公司職員說話,可說說單位是否景氣……說得不深入沒關係,隻要你開口了,他們便會不由自主地告訴你很多關於他自己和生活或工作上的事情。
如果你還善於引導,他恐怕連心事都要掏出來了。
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在人際關係上是很有用的一招,它的厲害之處在於抓住了人常以自我為中心的弱點,在言語上讓對方的自我意識獲得滿足,對方的防衛意識便會鬆軟下來,並且把你對他的客套、親切,當成你對他的關心,於是就對你產生了好感。
結果是,你了解他已有三四分,他對你卻還一無所知!
說話做事不率性而為雖不一定會和對方建立親密的關係,但絕對是保護自己,接近對方、和對方建立初步關係的好方法,如果你能這麼做,那麼保證你受益無窮。
時常聽到有人批評某些人“少根筋”,指的就是那種不看情況的胡指瞎說。
比如在壽宴上對著壽公壽婆大談人壽保險的好處;對著孕婦說,這年頭養孩子沒什麼好處,翅膀長硬了就飛了;對新郎新娘說今天喜宴的菜好吃極啦!下回別忘了再請我,我一定捧場;別人就要出遠門旅行了,卻對他大談今年發生了多少飛機失事的意外事件……
也許有時隻是顧著說話時高興,沒注意到身邊人的情況,並非是故意的,卻也在不知不覺中傷了人;也有可能真的是少了根筋,木頭腦袋轉不過彎兒來。
所以,說話做事前先要看看周圍有些什麼人,這些人目前又是什麼狀況,切勿率性而為。
想在社會中更好地立足,這種說話做事的圓潤要比你率性而為強過百倍。吳方軍就是一位率性而為的人。
他心地不壞,但脾氣說來就來,也不管對方是什麼樣的人,他說:“我就是這樣的一個人,看別人的臉色過日子,太辛苦了!”很多時候,他不管對方處於一種什麼地位、什麼情景、什麼樣的心情,想說什麼就說什麼。也就是說,他不知道圓潤的說話技巧,所以他對一切事都率性而為。
周圍的人並不怎麼喜歡他,因為他從不考慮一句話出口的後果,常常讓人困窘不堪,惟一讓大家放心的是,他沒心機,不會害人!
但是,他卻害了自己。
有一天,他不知為了什麼事,和上司在辦公室裏大吼大叫,最後,他把桌子一拍,拿起公文夾往主管臉上一扔,大聲說:“我不幹可以吧!”
他並沒有辭職,因為他找不到更好的工作,但是,他再也沒有被重用過。當年的同事紛紛升了官,隻有他還在原地踏步,做些無關緊要的工作。這就是吳方軍率性而為的結果。
率性而為會讓你失去所有成功的機會,最終被孤獨和憂傷搞得千瘡百孔。
2.做自己情緒的至高統治者
情緒失控的人,不能對事物有更全麵更準確的認識,也不能理智地麵對生活中的種種考驗。要想掌握自己的命運,贏得成功人生,一定要學會控製自己的情緒。
你想改變人生嗎?那就要自我肯定、自我激勵、自我控製、自我主宰,去做你想要做的事,並堅持不懈地貫徹你的選擇。那些敢於挑戰命運,並取得突出成就的人,都是由於掌握了這個秘訣,才實現了自己的人生價值。
每個成功的人在成就輝煌之前,他們也和你我一樣,都是普通人,都沒什麼太大的區別。我們每個人都有成功的潛質,隻要像那些成功人士一樣,鍛造自己的毅力,激發心中的潛力,然後放手大膽去做,我們也能夠成為別人眼中的明星。
創造人生卓越,必須能看透自身的優缺點,對自己充滿信心,在人生的任何境遇中,都能夠從容、鎮定地駕馭自己的情緒。隻有能夠駕馭自己的人,才能夠駕馭命運。不急不躁、不怨天尤人、不輕易發怒是成功人生的必需品質。而焦慮萬分的人,往往不容易應付種種困難和解決種種矛盾。
我們要學會控製自己的情緒!善於自控者,永遠有戰無不勝、突破逆境的力量與希望!
與自己的性格有關,很多人可能遇事愛著急,情緒易激動。易怒的性格會在學習、生活中給我們自己帶來麻煩,如果我們打算使自己在未來的成長道路上得到更大的發展,則不僅需要堅強的毅力,而且要使自己成為自己情緒的至高統治者。有這樣一個故事:一個人闖入了惠靈頓公爵的書房,他說:“我叫亞玻倫,有人派我來刺殺你。”公爵說:“刺殺我?真奇怪。”刺客把話重複了一遍:“我是亞玻倫,我一定要殺了你。”“一定要在今天嗎?”“他們倒沒有告訴我在哪一天或者什麼時候,但是我必須完成任務。”公爵說:“那現在可不方便。我很忙——我有很多信要寫。你下次再來吧,我等著你。”說完,他就繼續寫他的信。公爵的嚴厲、從容、大度和鎮靜使刺客大為吃驚,他走出去,再也沒有回來。有人曾說,能夠支配自我,控製情緒、欲望和恐懼心理的人會比國王更偉大、更幸福。克來登這樣評價英國國會領袖之一漢普登:“他是自己情感的至高統治者。由此,他獲得了統治他人的偉大力量。”亞伯拉罕·林肯剛成年的時候,也是一個性急易怒的人。但後來,他學會了自我克製,成為了一個富有同情心、說服力和耐心的人。他曾經對陸軍上校福尼說:“我從黑鷹戰役開始養成了控製脾氣的好習慣,並且一直保持下來,這給了我很大的好處。”自製使人充滿自信,也贏得別人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