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5章 做事不要太衝動——做自己的情緒的主人(3 / 3)

美國商業及電腦巨子羅斯·佩羅說:“凡是優秀的、值得稱道的東西,每時每刻都處在刀刃上,要不斷努力才能保持刀刃的鋒利。”羅斯認識到,人們確定了事情的重要性之後,不等於事情會自動做得好。自己或許要花大力氣才能把這些重要的事情做好,而始終要把它們擺在第一位,肯定要費很大的勁。下麵是幫助人們做到這一點的三步計劃:

要用上麵所提到的目標、需要、回報和滿足感四原則對自己將要做的事情作一個估價。

去除不必要做的事,把要做但不一定要自己做的事委托別人去做。

記下為達到目標必須做的事,包括完成任務需要多長時間,誰可以幫助自己完成任務等資料。

5.任何時候,都要控製衝動的行為

“如果你想在未來的奮鬥中取得成功,就必須學會控製衝動。首先控製你自己,然後你才能控製別人。”富蘭克林曾經這樣說。控製自己的衝動不是件非常容易的事情,因為每個人心中永遠存在著理智與感情的鬥爭。控製衝動的全部內容是:按理智判斷行事,克服追求一時感情滿足的本能願望。一個真正具有控製衝動能力的人,即使在情緒非常激動時,也是能夠做到這一點的。

控製衝動表現為一種自我控製的感情。自己來戰勝自己的衝動感情,證明自己有控製自己命運的能力。如果任憑自己的感情支配自己的行動,就會使自己成為感情的奴隸。一個人,沒有比被自己的衝動感情所奴役而更不自由的了。

人們的感情衝動容易傾向於獲得暫時的滿足。理解了這一點,人們便向著養成控製衝動習慣邁出了重要的第一步。

不論自己如何享受現在的生活,控製衝動、深謀遠慮總會有益於考慮未來。不要把未來看做一個永遠不會顯現的模糊的小點兒。它會顯現的,而且幾乎總是比人們預期的來得早。如果現在不能有效地控製住衝動,讓人煩躁不安的未來總是提前到來。

另一方麵,控製衝動是一個培養正確理解現實的能力的問題。一個人隻要有相當的知識和智慧,就不會拿“我沒有另外的選擇,我不得不這樣做”這種話做行事衝動的借口。

然而,這種“不是借口的借口”總是被那些因衝動而導致不斷失敗的人一再使用。他們拒絕向自己這樣要求:假如理智告訴他們,因現在的一時衝動引發的長期的後果可能是破壞性的,他們便不犯這種錯誤。抉擇在於:付出短期不自在的代價,能否換取享受長期的更大的報償。值得反複提醒的一句是:“你永遠有一個選擇。”例如,一個沒有養成控製衝動習慣的人可能反複地屈從於一種誘惑而和過去已給他帶來不少難題的某人打交道。這種錯誤的後果甚至嚴重到能長期影響一個人的成敗。

付出同樣的努力,一個人成功了,另一個人則失敗了。他們可能都知道成功的途徑,但他們之間有一個主要的區別:成功的人總是約束自己,去做正確的事情,而不成功的人總是容忍自己衝動的感情去占上風。

如同所有的習慣一樣,控製衝動也是一種經過訓練而得到的能力。

富蘭克林先生告誡我們:第一,必須不斷地分析自己的行動可能帶來的長期後果。第二,我們必須不屈不撓地按照自己為爭取長期的最大利益的決定而行動。

6.善用情緒作為攻防之術

情緒是一種很滑溜的東西,有時滑溜得讓人捉摸不到,但是,不管怎麼滑溜,都得要想辦法將它捏得緊緊的。有許多世故做人的“高人”已經能把情緒控製到收放自如的地步,這個時候,情緒已不隻是一種感情上的表達,而且成了攻防戰略上所使用的一種武器。功夫練到這種地步,也難怪能夠步步高升了!

有時候掌控不住情緒,不管三七二十一發泄出去,結果搞得場麵十分難堪。在這種高壓社會裏,每個人難免都會碰到這種擦槍走火的狀況。但是,聰明人就要有將情緒立即收回來的本事。美國的詹森總統,曾經為了自己的秘書喬治·裏狄出了個差錯,而怒氣衝天地在電話裏將他給罵得狗血淋頭,什麼惡毒的話都講了出來,連站在旁邊聽到這些話的人,都很難受。

但詹森一掛上電話,竟馬上對隨從說:“現在把這個禮物送給喬治。”大家都覺得十分驚訝。

詹森歎了口氣解釋:“當一個人在情緒低落時,最需要別人的禮物。”情緒是一種感性反應,大致可分為喜、怒、哀、痛、悲等不同表達形式。所以情緒的掌控是屬於一種反應上的管理。

一個受到太多的保護,或是自主性較高、主觀、個性過強的人,容易忽略周圍的反應,所以情緒的掌控能力往往較差。

相反的,閱曆越多、客觀、格局較大的人,情緒上的掌控能力就相對較高,因為他會采取同情心的看法,顧及別人和自己之間的情緒平衡問題。

自古以來,對於人的評斷標準,隻看一個人的涵養、行事的風格,就知是否可以成為可塑之才、是否有大將之風,因此要成為人上人,除了常識與能力考慮之外,全視其在情緒上是否能操控得當。

情緒處理得好,可以將阻力化為助力,幫你解危化險、政通人和。情緒若處理得不好,便容易將人激怒,產生一些非理性的言行舉止,輕則誤事受挫,重則違法亂紀,甚至命喪黃泉。

在這裏我們要來探討,如何善用情緒的助力,幫助我們達到成功的目的。

人類在情緒上的反應,都是以自我為中心,因外力對自己所造成的影響程度,由臉部五官清楚地表達出來,一般以喜、怒、哀、樂四大情緒為代表,再經過情緒漣漪輻射效應,迅速地傳達給四周的人。

所以一個人情緒的好壞,不但影響自己,也會間接地刺激到周圍的人、事、物。

情緒對人類生活、工作和學習有著重大的影響,所以對不能世故做人者來說,始終很難擺脫被情緒操控和奴役,結果一生被情緒所衍生出來的是是非非所束縛,甚至原來擬訂好的生活規劃,也會被突如其來的情緒問題所攪亂。

一旦攪亂了方寸之後,就容易做出非理性的判斷,使自己陷入劣勢、屈居下風。

機智做人的情緒攻防術,就是利用人性在情緒上的弱點,主動打擊自己的對手,或者是洞悉對方的伎倆,盡力控製自己的情緒,讓對手無法得逞,而使自己立於不敗之地。

這是一種“智取”的戰術,可取得先機及主控權,以掃除邁向成功之路的障礙。

雖然,情緒攻防術是很好用的攻防利器,可以幫助我們邁向成功之路,但是也要提醒大家,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一切皆以適可而止、見好就收為準則,千萬不要玩過頭了,玩火自焚或是逼得對方狗急跳牆,最後演變成難以收拾的局麵,就不是我們所要期盼的結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