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古人雲:“萬事不求人”,但一個人的力量終究是有限的,很多時候都需要找人辦事。求人辦事講究談話技巧,學會巧妙暗示很重要,而給人送禮也是一門特殊的交際和求人藝術。求人辦事切忌腳踩多條船,同時,請記住:中國人講究禮尚往來,“將欲取之,必先予之”。
1.求人辦事的說話技巧
求人有多種多樣的方式,其中很大部分是由口頭提出的。
人們不難發現,同樣的請求內容,不同的人,用不同的方法和語言表達出來,得到的結果常常是不一樣的。那麼,怎樣才能使被求者樂意答應自己的請求呢?
求人語言要做到誠懇、禮貌,不強加於人(有時還需要委婉)。所謂誠懇是指要讓被請求者感到你是發自內心地求助於他,從而重視你的請求。這是求人成功的先決條件。
所謂禮貌是指應該盡量選用被請求者樂意接受的稱呼,像在問路、請求讓座時,這一點就顯得非常重要。問路時,稱對方為“老頭”、“小孩子”,那你肯定一無所獲;若改用“老人家”、“小朋友”等,效果就會好些。
不強加於人是指不用命令、祈使的語氣,而多用委婉、征詢的口氣,例如,盡可能地使用“麻煩……”、“勞駕……”、“可以……嗎”這類句式,即使對相識者也不妨這樣。
下麵,我們介紹幾種運用求人語言的具體技巧,也許會有助於你的請求得到最理想的答複。
以情動人
以情動人一般用於比較大的或較為重要的事情上。把對人的請求融入動情的敘述中,或申述自己的處境,以表示求助於人是不得已之舉;或充分闡明自己所請求之事並非與被請求者無關,以使對方不忍無動於衷、袖手旁觀。
善於先“捧”後求
所謂“捧”在這裏是指對所求的人的恰到好處、實事求是的稱讚,並不包括那種漫無邊際、肉麻的吹捧。求人時說點對方樂意聽的話,尤其是順便就與所求的事有關的方麵稱讚對方一下,也不失為一種求人的好辦法。
“互利”承諾
“互利”承諾是指在求人時不忘表示願意給對方以某種回報,或將牢記對方所提供的好處,即使不能馬上回報對方,也一定會在對方用得著自己的時候鼎力相助。配以“互利”的承諾,讓對方覺得他的付出值得,同時也會對求助者多一份好感。
尋找“過渡”
倘若向特別要好和熟悉的人求助,可以直截了當、隨便一點。但有時求助於關係一般的人、生人或社會地位較高的人時,則常常需要一個“導入”的過程。這個導入過程可長可短,得視情況而定。
此外,還要盡量防止自己的話無意間冒犯了對方。所以,在有求於人時應事先對對方有所了解,若無意中衝撞了對方,豈非前功盡棄?
2.將欲取之,必先予之
想請人辦事,有時候就不要怕吃虧,吃虧了反能得到別人的支持。要想達到求人目的就必須有所付出,這也應了一句成語:“將欲取之,必先予之。”名譽和金錢暫時受損不要緊,關鍵看求別人的事情是否辦成。所以,當我們求助於人時,不妨做好自己吃虧的打算。法國皇帝路易十四當政期間,王宮揮金如土,窮奢極欲,出現了嚴重的財政危機。路易十四為滿足其揮霍享用的需要,打算向著名銀行家也就是自己的老朋友貝爾納爾借錢,可惜都遭到了拒絕。
因為貝爾納爾早已風聞此事,而且傲氣十足。錢要借,國王也不能卑躬屈膝吧?路易十四左思右想,設下一計:
有一天下午,國王從馬爾利宮走出來和經常陪同他的宮廷人員一起逛花園。他走到一幢房子門前停了下來,那座房子的門敞開著,他的大臣德馬雷正在裏麵舉行盛宴款待貝爾納爾先生。當然,這桌宴席是事先奉國王之命準備的。
德馬雷看見國王,急忙上前行禮。路易十四滿麵笑容,故作驚訝地看著他們說:“啊!德馬雷先生,我很高興看到你和貝爾納爾先生。”國王又轉向後者說:“貝爾納爾先生,我的老朋友,好久不見……對了,你從來沒有見過馬爾利宮吧,我帶你去看看,然後我把你再交給德馬雷先生。”
這是貝爾納爾沒有料想到的事,他感到非常幸福和榮幸。貝爾納爾跟在國王身後到養魚池、飲水槽,在塔朗特小森林和葡萄架搭成的綠廊等處遊玩了一遍。
國王一邊請貝爾納爾觀賞,一邊滔滔不絕地說些為了達到某種目的而慣用的漂亮話。路易十四的隨從們知道他一向少言寡語,看到他如此討好貝爾納爾感到很驚奇。
遊玩之後,路易十四還送給了他一箱非常貴重的葡萄酒,說希望他們的友誼地久天長。貝爾納爾極度興奮,答謝後回到德馬雷那裏,他讚歎國王待他如此厚意,說他甘願冒破產的危險也不願讓這位優雅的國王陷入困境。
聽了這番話,德馬雷趁著貝爾納爾心醉神迷的時候,提出了向他借600萬元巨款的要求,貝爾納爾欣然應允。
這600萬元可不是一筆小數目,路易十四如願以償,當然不是因為他們存在朋友關係,而是靠他皇帝的麵子,但也與他的“糖衣戰法”求人策略有很大關係。話說回來,銀行家完全可以曆數自己的種種困難和麻煩,以此拒絕搪塞。中國人常說“吃人家嘴短”,一旦接受了人家的好處,占了人家的便宜,再拒絕起人家的請求來,就不那麼好意思開口了。
中國人重人情、講麵子,“滴水之恩必以湧泉相報”,聰明人運用這一戰術,“糖衣炮彈”一出手,往往一發命中,而且百試百靈。
因此在求人辦事時,尤其是一些交情不太深厚的朋友,我們不妨先給他點甜頭,讓對方高興或欠個人情,這樣他就會全力幫我們了,這叫“吃小虧占大便宜。”胡雪岩本是江浙杭州的小商人,他不但善經營,也會做人,頗通曉人情改革的“惠出實及”的道理,常給周圍的人一些小恩惠。但這種小打小鬧不能使他滿意,他一直想成就大事業。他知道,在當時的中國,一貫重農抑商,單靠純粹經商是不太可能出人頭地的。大商人呂不韋另辟蹊徑,從商改為從政,名利雙收,所以,胡雪岩也想走這條路子。不過要想順利地走上這條道路,首先得有朋友的相助,特別是有地位的朋友幫忙,可是當時胡雪岩根本沒有這樣的朋友,於是他便瞄準了王有齡。
王有齡是杭州一介小官,想往上爬,又苦於沒有錢作敲門磚,胡便乘機與他往來。隨著交往加深,兩人無話不談。一日,王有齡對胡說:“雪岩兄,我並非無門路,隻是手頭無錢,十謁朱門九不開。”胡雪岩說:“我願傾家蕩產,助你一臂之力。”王有齡聽後,激動地說:“我富貴了,決不會忘記胡兄。”
胡雪岩變賣了家產,籌了幾千兩銀子,送給王有齡。王有齡去京師求官後,胡雪岩仍舊操其舊業,對別人的譏笑並不放在心上。
幾年後,王有齡身著巡撫的官服登門拜訪胡雪岩,問胡雪岩有何要求。胡雪岩說:“祝賀你福星高照,我並無困難。隻是這幾年兵荒馬亂,生意越來越不好做了。”
王有齡是個聰明的人,也是個講交情的人,知道胡雪岩在求他辦事。王有齡利用職務之便,令軍需官到胡雪岩的店裏去購物,胡雪岩的生意後來便越做越大,越做越興隆,兩個人的關係也更為密切。
後來,太平軍占領杭州,王有齡自縊。失去了朋友的幫助,胡雪岩並沒苦悶多久,他要尋找新的支持者,他看中了新任的浙江巡府左宗棠。他拿出一部分銀子,為左宗棠的湘軍籌辦糧餉和軍火,贏得了左宗棠的好感和信任。後來,隨著左宗棠權力的升高,胡雪岩也是吉星高照,被左宗棠舉薦為二品官,成為大清唯一的“紅頂商人”。求朋友辦事,就要讓朋友欠個人情,而自己吃虧就是一個很好的方法。清朝著名畫家鄭板橋的竹林畫非常有名,當時前來求畫的人絡繹不絕,但鄭板橋又是一個性情極為古怪的人,他視畫如生命,他的畫一般不輕易送人,更別說別人出錢買了。因此慕名者雖多,得之者少之又少,即使是親朋好友也不例外。
他的一個朋友曾當麵向他討要,無論怎麼說都不行,後來那位朋友揚言道:“不弄幅他的字畫,我的名字倒著寫。”
這天,鄭板橋出來散步,忽然聽見遠處傳來悠揚的琴聲,曲調甚是優雅,不覺感到好奇,這附近沒聽說有什麼人會撫琴呀?於是循聲而去,發現琴聲出自一座宅院。
院門虛掩,鄭板橋推門進入,眼前的情景讓他大感驚訝:庭院內修竹疊翠,奇石林立,竹林內一位老者鶴發童顏、銀髻飄逸,正在撫琴而鳴。哎呀,這不分明是一幅畫嗎?
老者看見他,立即戛然而止。鄭板橋見自己壞了人家的興致,有些不好意思。老者卻毫不在意,熱情地讓他入座。兩個人談詩論琴,頗為投機。談興正濃,突然,飄來一股濃烈的狗肉香。鄭板橋頗感詫異,口水禁不住要流下來。
一會兒,隻見一個仆人捧著一壺酒,還有一大盆爛熟的狗肉,送到他們麵前。一見狗肉,鄭板橋的眼睛就粘在了上麵。老者剛說個“請”字,他連故作推辭的客套話都忘了,迫不及待地狂喝酒、猛吃肉。
風卷殘雲般吃完狗肉,鄭板橋這才意識到,連人家尊姓大名還不曉得,就糊裏糊塗在人家這裏大吃了一通。現在酒足飯飽,總不能這麼一甩袖子,說聲“告辭”就走吧!
然而,又該怎麼答謝人家呢?留點銀子嗎?不僅太俗,而且自己出來散步也沒帶錢呀。於是,他對老者說:“今天能與您老邂逅,實在是幸會,感謝盛情款待,我無以為報,請您找些紙筆,我畫幾筆,也算留個紀念吧。”
老者似乎還有點不好意思,連聲說:“吃頓飯不過是小意思,何必在意!”
鄭板橋以為他不稀罕書畫,便自誇說:“我的字畫雖算不上極佳,但卻是金錢買不到的。”老者這才找來紙筆。鄭板橋畫完,又問老者的名姓。老者報了一個,鄭板橋覺得耳熟,但酒喝多了腦子發脹,卻又想不起是怎麼回事,便在落款處題上“敬贈某某某”。看著老者滿意的笑容,這才告辭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