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章 個體目標要符合大局要求(1 / 1)

一切真正遠大的目標都必須是建立在大局發展基礎之上的,唯如此,個人目標才具有實現的基礎。

許多人都有這樣的體會:

當你感覺自己的工作漫無目標、空泛無味時,效率會大為降低。“戴著眼罩做事”是做不好事情的。

對於一個不甘於平凡的普通員工來說,目標的重要性無論怎樣強調都不過分。有了目標,哪怕你隻是一名清潔工、辦事員,你也會充滿朝氣,因為你知道,這隻不過是走向自己目標的一個階梯而已。可以說,優秀員工與一般員工的最根本區別就在於有無目標。

沒有目標,工作會變成“牢獄”。人的精神一旦磨損到一定程度,人就成了機器或機器人,甚至隻是大機器上的一個小齒輪。

沒有目標,一切的辛苦都得不到回報。整天忙忙碌碌卻什麼事也沒做好;承擔壓力但毫無成果;問題叢生而無從解決;認識的人很多但均無深交;有多種計劃在進行但成效不彰;希望盡快達到目的卻始終在原地打轉。工作和生活都失去意義,所有的努力都屬徒勞。

所以,大凡想成就一番事業的人總會為自己樹立一個目標,而且往往自認為是遠大目標。那麼,這種目標是否真的就能稱為“遠大”呢?究竟有沒有實現的可能呢?

判斷的標準其實很簡單,那就是:

真正遠大的目標必須是基於大局利益的基礎之上的,因為隻有符合大局利益的個人目標才具有實現的基礎;任何一種不顧大局、隻求個人發展的目標都是不可能實現的。這就像是一株小樹,要想成長為一棵參天大樹,如果沒有肥沃土壤的培育是十分困難的。

個人目標應該著眼於大局,要將自己遠大的人生目標與整個社會的政治環境、經濟環境、文化環境相結合,並且要在考慮個人興趣、愛好、能力、知識水平等主觀因素的同時充分考慮你所在集體的目標。

如果我們的個人目標與我們所在集體的目標方向一致,那麼我們的目標就會和集體目標齊頭並進;反之,不僅我們的個人目標難以實現,而且我們還會因為自己與整個集體的步調不一致而影響整個集體的發展,最終隻能導致自己遊離於集體之外。

有一位生物科學家在科學技術方麵是個天才,他的理想也讓一般人不能理解,而且他從來不讓別人知道自己的這一目標——他的目標就是創造一種比人類更高級的動物,以便讓整個地球更加完美,而他則可以通過藥劑來控製這些“更高級的動物”。

他以狼為實驗母體,然後把狗、大象、海豚等動物的基因與狼的基因進行整合,他想通過這種方式,在試驗幾代動物之後就基因突變出一種擁有狼的堅韌和團結、狗的忠誠和嗅覺、大象的善良和記憶力、海豚的敏感和聰慧等特征的“完美”動物。

他一直在偷偷地用各種動物做這項實驗,甚至還把一些流浪街頭的人抓來當試驗品,結果有人發現了他的行為,他因侵犯他人權利以及進行非法實驗而被捕入獄。他始終認為自己無罪,認為社會上的所有人都過於愚蠢而根本不能理解他的“遠大理想”,最終他被自己的“理想”折磨瘋了。

無論是科學技術還是整個社會的發展,都是朝著前進的方向持續發展的,這是最基本的發展潮流,任何一個先進的集體和明智的個人都會在這種潮流的引導下不斷發展。如果有誰要逆這種潮流而行,那麼最終受到懲罰的必定是他自己。

當發現自己的目標與整個大局嚴重脫節的時候,一定要重新審視自己的人生目標。有這樣一句話:“如果你不能改變整個社會,那麼你就要改變自己以適應社會。”這句話同樣適用於我們的目標設計,如果你不能決定社會的發展方向,那麼你就要改變自己的目標以適應這一方向。

然而,人們很多時候都不會主動從自己身上找問題,往往指責周圍的所有事物,而唯獨不會想到是自己脫離了大局而遭挫折。

有個人常常產生這樣的抱怨:“我想拿更高的提成,可是公司卻如此苛刻。”

事實上卻是這樣的:說這話的人銷售業績一直都是公司最低的,公司正考慮年末要與其解除勞動合同。

有人說:“是我們團隊中的其他人工作能力太差了,要不然由我領導的團隊一定會成為公司標兵的,可是現在我隻能被他們拖後腿。”

事實上卻是:“我”做事從來不考慮其他團隊成員的意見,也不從公司整體利益出發,“我”才是團隊中最大的問題。

為人處世務必從大局出發,當發現周圍的事物與自己的目標格格不入的時候,不要隻顧著指責周圍所有事物的不對。如果隻有一兩件事物與自己格格不入,那你或許可以從這幾件事物中找出不足,但是當更多的事物與自己的目標發生矛盾時,你就應該考慮從自己身上找問題了。如果你的目標不是建立在大局發展基礎之上的,那你必定會在以後的行動中麵臨挫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