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5章 坦然麵對調職(1 / 1)

“天生我才必有用。”身處職場,無論因何種原因被調職,都應該坦然麵對。畢竟,老板要綜觀全局,進行最合適的人事安排。

小張在一個質檢部門擔任科員,工作非常努力,人也很有才幹,大家都知道他很想當質檢科科長,同時也都認為他有這個能力。後來他真的被提升了,看他每天辦公、開會,忙進忙出,興奮中難掩驕傲的神色。大家都替他高興,也希望他能更上一層樓。可是過了一年,他“離職”了,被調到生產科當科長。

據說,得知消息的那天,他鎖上辦公室的門,一整天沒有出來。到了生產科當科長後,大概難忍失去舞台的落寞,他日漸消沉,後來變為一個憤世嫉俗的人,再也沒有升遷過……

在這樣一個張揚個性,能找到更多展示自己才能舞台的年代裏,實現自我價值,得到一個合適自己的機會非常重要。遺憾的是,有些人卻看不到這些。比如案例中的小張,他對自己被調職一事始終耿耿於懷,其中很大一個原因是他認為這是老板對自己以前工作的不認可,是對自己工作能力的否定。

其實,事實並非一定如此。

我們知道有些公司本身就有個規定,一個員工在一個部門工作一定時間就要調到別的部門再學習了解其他環節。許多公司的員工顯然對這個規定都能夠接受,並且確實能夠學習到很多東西。

不過也有些公司,從來沒有這種先例,隻是發現有些員工不適合這個崗位,於是從全局考慮酌情進行調換,這就極可能引起一些人的不滿,從而降低工作效率,不再有工作的熱情。因為在他們看來,調換部門會有以下弊端:也許因為自己能力不夠才被調走的,很沒麵子;我已經適合以前工作氛圍了,到一個新部門不是很習慣;我喜歡在以前的領導手下幹活兒,跟新領導合不來等等。如果此時心情很別扭,那就別指望能將工作做到出色。

這樣的後果是什麼呢?調職也許會讓你離職。

出現這種後果,是因為調職員工沒有真正從全局出發考慮這件事,他所考慮的,隻不過是事情的本身,並沒有從根本上看到問題所在。

一個人再卓越,總有擅長和不擅長的地方。而要發揮自己的最大的價值,就得放在合適的位置上。

戰國的時候,魯國有一個人擅長編草鞋,他的妻子則擅長織白絹。他們想要搬到越國發財去,遭到了一個朋友的善意的勸告。朋友說你們到了那裏一定發不了財,而且自己的特長將毫無用處。為什麼呢?原來越國人習慣赤腳走路,魯人的草鞋根本沒人購買;而白絹的最大用途是做帽子,越國人習慣披頭散發,誰會買白絹呢?所以,你們要想發財,最好還是在魯國發展。

有人說,垃圾是放錯位置的寶貝。到了越國就毫無用處的魯國夫妻,不過是放錯了位置而已。從這個意義上來說,調職不就是將放錯位置的人調整過來嗎?如果你的能力以前在別的地方沒能得到發揮,在這裏有了用武之地,不是應該感到高興嗎?不是對全局更有利嗎?

再有,公司的調職是因為某個崗位需要你,或者覺得你在那裏更能發揮作用,才這麼做的。調動一個人也是管理者深思熟慮後的決定。雖然現在“我是一塊磚,哪裏需要往那搬”喊得不那麼響亮了,可是實際上,服從分配基本上還是每個公司對員工的要求。在這個崗位滿心歡喜地幹,你還多了些了解其他工作情況的機會。對於不可改變的事實,不如接受它。

某公司的信息部有個員工經常愛挑剔別人,跟同事的關係一直很僵,信息部的領導也不喜歡他,向總經理提出解雇他的建議。總經理考慮了一會兒說:“他那麼愛挑剔,不如給他安排負責原料供應的質量評估工作好了。如果不行,再開除也不晚。”

怎麼能不行呢?這個愛挑剔的員工,自從專門負責原料采購的質量把關工作後,因為他的挑剔,供應商就不能再做蒙混過關的美夢了,從此公司進的每一次原材料都達到了標準,從來沒出現過問題。而這個員工,因為人盡其才,找到了發揮自己才能的地方,心情也舒暢多了,跟同事們的關係融洽起來,沒有再麵臨被解雇的危險。

調職的確說明你在原來的崗位上要麼不出色,要麼是成績平平,發揮不出應有的作用;通過調整,找到適合自己的位置,也就能幹得跟別人一樣出色了。

調職後首先要調理好自己的心情,也許隻是個平級的部門,也許是以前的下級部門。不管怎樣,都要從頭做起,不能因此而影響到適應新工作的氛圍。在競爭激烈的社會裏,良好的心態比知識更重要。

其實,如果有真才實學,要相信自己在合適的地方就能發揮才幹,不必要跟現實的一些東西過不去。如果脆弱到自己無力承受這種改變,那最後倒黴的隻能是自己。

“天生我才必有用”決不是一句空泛的口號。所以,隻要抱著找到發揮自己才幹的地方就是好地方的想法,不管是自己主動要求調職還是被調換過來的,都要心平氣和地去接受。畢竟,隻有這樣才對我們自身有好處,不用跟自己過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