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還要讓“個性”或“個人風格”融入企業的價值觀和企業的整體之中。薛小姐“剪及腰長辮換一份工作”的故事就深刻地詮釋了“個性”融入“共性”的重要性。
薛小姐在法國留學時,得知巴黎一家生產世界知名品牌的公司要為在中國開設的專賣店招聘主管,於是決定去應聘。招聘的要求很高,內容包括相關的專業知識和美感、創造力、領導才能等等。
薛小姐在首次麵試中表現得十分自信,也很出色,加上自己是中國人,學成之後回中國發展,比其他競爭者更有優勢,她認為得到這個職務是十拿九穩的。但沒想到的是:麵試後,主考官並沒有立即錄取他,對此她十分不解。
薛小姐是一位非常善於反思的人。回去之後,她開始認真思索為何沒有一舉成功,會不會自己哪方麵與要應聘的企業文化有所衝突。
她突然想到一個情景:進門的時候,主考官的目光在她齊腰的長辮子上停留了一會。她意識到,問題可能就出在這一頭她留了10多年的長發上。因為她應聘的公司,是一家世界著名、以經營服裝和珠寶為主的企業,辦事幹練是公司員工的總體風格。招聘的主考官,就是一頭齊耳的短發,顯得特別精明能幹。
她想:是不是因為這條長辮子,讓主考官擔心自己無法融入企業的整體文化呢?
在一些外國人的印象中,辮子恐怕仍然是保守的象征。於是,薛小姐咬牙做了一個非同尋常的舉動:剪去留了多年、一直視為珍寶的及腰長發,並選擇了一款與主考官風格相近的套裝去複試。
她的分析一點沒有錯,當她再次出現在主考官麵前時,主考官首先看到的就是她那一頭短發,然後眼中閃過一絲讚許,會心一笑,說:
“看來你已經準備好了。”
複試十分順利,很快,薛小姐就進入了自己夢寐以求的機構。
長辮子是薛小姐個人的所愛,但是當她意識到自己珍愛的東西,也許與企業整體風格有衝突時,便毅然決然地將其放棄,最終,贏得了企業的認可。
主考官看到的不隻是她剪掉的及腰長辮,更是這種在取與舍之間展現的內在職業素養。
在職場中,很多人未必留著薛小姐那樣的長辮,但是,他們往往有著思想方麵的“長辮子”。這種無形的“長辮子”實際上是他們向來珍視的一些東西。
不能說這些“長辮”不好,但是,當它與企業的價值觀和文化相衝突的時候,就要看你是否有勇氣將它“剪掉”了。
唯有將它們“剪掉”,你才能擁有真正的團隊精神,才能完成從自然人到單位人的轉換,才能迎來在職場的發展空間。所以,為了能讓你的職業生涯和前程更加輝煌,請剪掉你珍愛的“長辮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