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時,小林完全不懂減肥對美國人有多麼重要,他愣在那裏,不知所措。

這時,黑人女經理聞聲而來,她在小林耳邊輕輕地說:“如果我是你,馬上道歉,把她要的快給她,並且把錢退還她。”

小林照著做了,再三道歉,那女顧客哼哼幾下就不出聲了,這件事是快餐店的一次小事故,他等著經理來批評自己。

可是,她隻是過來對小林說:“如果我是你,下班後我大概會把這些東西認認真真熟悉一下,以後就不會拿錯了。”

不知為什麼,這一句“如果我是你”,競令小林十分感動。

後來,他在學校上課,在其他地方打工,才發現,老師也好,老板也好,明明是對你提出不同意見明明是批評你,他們很少有人會“別……別……”地責問他:你怎麼做得這樣?你以後不能這麼幹!而是常常委婉地說:“如果我是你,我大概會這樣做……”這使人不感到難堪,不感到沮喪,反而讓你感到有那麼點溫暖,那麼點鼓勵。

仔細分析下來,他們說的話隻是多了那麼幾個字,“如果我是你……”就一下子站到了對方的立場。

大家一平等,情緒自然不會對立,溝通更容易進行。那時小林反複想,奇怪,老美怎麼就這麼會做人?

他們真會說話。後來碰到一件事,使小林有了新的認識。有一次,他去好萊塢一個美國演員家做清潔工。女主人給他布置完工作,突然問他:“我能夠吸煙嗎?”小林吃了一驚,說:“你是在問我?”她說:“是啊,我想抽支煙。”小林說:“這是你的家呀,怎麼還要問我?”她說:“吸煙會妨礙你,當然該得到你允許。”小林趕忙說:“你以後不用問,盡管吸好啦!”

她這才拿起煙把它點燃。那天小林愣了許久,也想了許久。怎麼這麼奇怪?

一個人在自己家裏抽煙,還要溫文爾雅來征求一個清潔工的同意,真是匪夷所思!然而,小林不得不承認,那一刻,他非常高興,非常感動。因為自己被當作一個真正的人得到尊重。

肯於接受他人的意見的主編

紐約《太陽時報》的主編丹諾先生每天在審稿時,常常喜歡把自己認為重要的部分用紅筆勾出,以免排校人員遺漏。但有一天一位青年校對員,卻沒有執行他的紅筆指示。他讀到一段主編用紅筆勾出的文字,內容大致如下:“本報讀者雷維特先生送給我們報館一個大蘋果,在通紅光滑的蘋果皮上露出一排白色的字母。仔細一看,原來是主編丹諾的名字。試想一個完整無缺的蘋果上怎會出現整齊光潔的字跡呢?驚奇之餘,多方猜測,百思而不解這些字的由來。”

校對員是一位常識豐富的年輕人,他讀了這段文字之後不禁失笑。因為他知道隻要趁蘋果還呈青色時,用紙剪成的字形貼在上麵,待蘋果變紅,再揭去紙字,就會有文字顯露出來。他想如果這段文字登了出來,必遭人譏笑,認為主編竟會如此愚蠢,連這一點“小魔術”都會“多方猜測,百思而不解”。因此,他大膽地將這段文字刪掉了。

第二天一早,主編丹諾先生氣呼呼地問他:“昨天原稿中那段紅筆勾出關於奇異蘋果的話怎麼不見了?”

聽了青年校對員的陳述後,他和藹地說:“原來如此。你做得十分得當,以後隻要有確實可靠的理由,即使我用紅筆勾出,你也可自定取舍。”

丹諾誠懇地接受他人的意見,因而保住了自己的麵子。

不輕易說話的美國總統

卡爾文·柯立芝是美國第30任總統。他雖然政績平平,卻也極有特色。

1924年,柯立芝為自己競選連任,以壓倒優勢擊敗民主黨候選人。共和黨的競選口號是:“保持冷靜保持柯立芝。”

自從入主白宮以後,他常把搖椅放在前門廊裏,晚上坐在那裏抽雪茄。比起其他任何一個總統來,他做的工作最少,做的決策也最少。

門肯說:“他在五年又七個月的總統生涯中,所做出的最大功績就是比其他任何一個總統睡得都多——睡覺多,說話少。他把自己裹在高尚神聖的沉默中,雙腳搭在桌子上,打發走一天天懶惰的日子。”

人們給柯立芝起了一個“沉默的卡爾”的綽號,這不是沒有道理的。

柯立芝真正能做到隻說三言兩語,甚或一言不發,如果他要這樣做的話。

1924年大選時,心急的新聞記者找到柯立芝,問他:“關於這次競選你有什麼話要說嗎?”

“No(沒有)。”柯立芝回答說。

“你能就世界局勢給我們談點什麼嗎?”另一個記者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