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不能)。”“能談一下關於禁酒令的消息嗎?”“No(不能)。”

當失望的記者們要離開時,柯立芝嚴肅地說:“記住,不要引用我的話。”

他在加利福尼亞州旅行結束就要返回華盛頓時,電台記者們采訪了他,問他對美國人民有什麼話要說,他愣了一會兒,說:“再見。”

柯立芝知道自己該怎樣應付這種場麵。“如果你什麼也不說,”他有一次這樣解釋道,“就不會有人要你去重複:”

據門肯回憶說:“柯立芝作為美國總統的有價值的記錄幾乎是個空白,沒有什麼人記得他做過什麼事,或說過什麼話。”

但門肯錯了,柯立芝說過的很多話後來都成了名言警句。1919年,他擔任馬薩諸塞州州長時,波士頓警察舉行罷工,他對此評論道:“任何人,不論在任何地方、任何時候都沒有權力舉行罷工反對公共安全。”這話使他在全美國出了名,對日後當選副總統頗有效力。

聞雞起舞

祖逖,東晉時候河北範陽人。他家中非常富有,為人慷慨大方,非常樂意幫助別人。他經常到他家附近的鄉村去,幫助他人解決困難。因此,周圍的人都尊敬他。

很小的時候,祖逖就失去了父母,是由他哥哥撫養大的。他小時候,不喜歡讀書。直到16歲才開始讀書。但他記憶力超群,理解能力很強,沒有幾年,他就成了既有學問又有能力的人。

祖逖22歲的時候,因為周圍的人對他評價特別高,祖逖被推薦去當一個大官,他沒有去,而是一個人去了司州做了小官。他在那兒結識了他的好朋友劉琨。他們在那兒相處得非常好,白天一起吃飯,晚上一起睡覺。有公事的時候一起辦公,沒有公事的時候,就遊山玩水,飲酒作詩。

當時,北方民族入侵中原。他們想為國家出力、立功,因此經常在一起切磋武藝。

有一次,他們很晚才睡覺。但剛睡到半夜,祖逖就被雞叫驚醒了。祖逖將劉琨搖醒,對他說:“雞叫的聲音不錯嘛,它可以提醒我練武。我們練武去。”

劉琨二話沒說,穿好衣服,就和祖逖來到院子裏練起武來。此後,他們每天都是這樣,雞一叫就起來練武。

後來,他們都因自己有才華,成為了東晉的名將。

善於抓住機會的人

霍普金斯就出生在海濱城市伊斯特本。他的童年是貧苦的,不幸的。霍普金斯的父母都是倫敦人。父親早逝,家境貧寒,母親根本無心理會孩子們的教育。為圖溫飽,全家不得不到處奔波,所以他的幾個弟兄多不成器。在做商人的舅父詹姆斯的資助下,小霍普金斯才有幸在伊斯特本的小學校裏讀了幾年書,後來進了一所私立學校。他的父親是英國著名詩人雷晉金斯和化學家奧古斯都爵士的近親。長輩們的影響,使霍普金斯對自然科學產生了強烈興趣,加上他天資聰明,胸懷大誌,在家鄉小小的城市中,他成了業餘自然科學愛好者中的佼佼者。

但因生活所迫,他十幾歲不得不進入一所醫院當雜工。他工作之餘發奮讀書,除了上夜校,還時常借閱醫院圖書室裏的醫藥文典。一位老醫生看他愛學習,便把他調到化驗室打雜。他從此對醫藥研究發生了濃厚興趣。老醫生很器重他,常常加以指點,後來居然破格提升他做化驗員。最令人驚詫的是,他做的病理化驗,遠比一般學過專業的人還完善些。

20歲時,他到了南肯辛頓,參加由愛德華·富蘭克蘭德爵士開辦的化學學習班。這時,他和爵士的兒子勃西從事化學分析實驗。

1888年,霍普金斯27歲時被保薦到倫敦大學讀醫科。他在一次考試中,獲得優異成績,引起了史蒂文森爵士的注意。史蒂文森當時是內務部的分析學家兼蓋氏醫院法醫學講師,霍普金斯就被聘為他的助理。在投身於教學工作的同時,霍普金斯開始攻讀理學學士學位。他勤奮自學,主要靠每天往返於恩菲爾德和醫院之間路上的時間來溫習功課。他居然用三年時間,修滿了必修課程,而且在學習期間就已找到了測定尿酸的方法,論文登在1891年《蓋氏醫院的報告》上。

1912年霍普金斯最著名的《人工合成飲食》實驗論文發表了。他的目的,主要在於排除反對這一結論的各種意見,這個結論就是“另外還有一種東西與脂肪、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無機鹽及水同等重要”。

霍普金斯的維生素論文在《生理學》雜誌上公開發表,由此人們知道了維生素是維持機體健康所必需的一類低分子有機化合物。這種物質由於體內不能合成,或者合成量不足,所以需要量很少但必須由食物供給。在我們的食物中,可能某一種維生素的含量非常微小,而缺少這一小點物質,就可能發生最嚴重的後果。有了它,疾病可以防止;即使疾病不幸發生,也一定可以痊愈。所以,維生素是名副其實的維持生命不可缺少的物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