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出現的水腫是懷孕引起的生理反應,不用害怕,隻要注意休息,坐、臥時將雙腿抬高,少吃含鹽過高的食物,水腫就可以減輕和消失。如果下肢水腫嚴重,經上述方法仍不見效,或伴有頭暈、惡心、嘔吐等,則要考慮是否患了其他疾病,需要到醫院作進一步的診治。
治療水腫
妊娠期婦女由於脾腎陽虛,孕後更感不足,脾陽虛不能運化水濕,腎陽虛則上不能溫煦脾陽,下不能溫化膀胱,水道不利,泛溢肌膚,遂致水腫。此外,胎氣壅阻,氣機滯礙,水濕不利,也成腫。如僅見腳部浮腫,且無其他不適則不需做特殊治療,多在產後自行消失,除此之外應引起注意。故水腫多因脾虛、腎虛、氣滯等所致。
(1)脾虛妊娠水腫:孕婦脾氣虛弱或過食生冷,內傷脾陽,脾虛傳輸失職,不能製約水分,水濕停留,溢於四末則為肢腫。症狀:妊娠數月,麵目四肢浮腫,或遍及全身,膚色淡黃或明白,皮薄而光亮,胸悶氣短,懶於言語,口淡無味,食欲不振,大便溏薄。舌質胖嫩,苔薄白或薄膩,也有齒痕,脈緩滑無力,宜用健脾行水之藥膳治療。
①山藥薏米粥:
原料:淮山藥、薏米各30克,大棗20枚,肉桂05克。
製作:煮粥,每日l劑,連服4~5劑。
②千金鯉魚湯:
原料:白術、生薑、陳皮、白芍、當歸各10克,茯苓15克,淨青鯉魚一條(約500克)。
製作:將諸藥用紗布包好,與鯉魚同煮1小時,晨起吃魚飲湯。
(2)腎虛妊娠水腫:稟賦腎虛,命火不足,孕後胎阻氣機,有礙腎陽敷布,膀胱氣化失職,不能氣化行水。且腎為胃之關,腎陽不布,則關門不利,聚水而從其類,水遂泛溢而為腫。症狀:孕後數月麵浮肢腫,下肢尤甚。按之沒指,心悸氣短,下肢逆冷,腰酸無力,苔白潤,脈沉細,宜用益腎化氣行水之藥膳治療。
①補腎鯉魚湯:
原料:杜仲、枸杞各30克,幹薑10克,鯉魚500克(1尾)。
製作:前3味洗淨,裝入紗布袋,紮口;魚去鱗、鰓及內髒,洗淨,與藥同煮1小時,去藥袋。飯前食魚飲湯。
②薑桂茯苓餅:
原料:幹薑、肉桂各3克,茯苓(去皮)30克,麵粉、白糖各適量。
製作:幹薑、肉桂、茯苓分別為末,和勻,加麵粉、白糖,與水調和後做餅,入籠蒸熟。每服15~20克。
③黃豆芽蘑菇湯:
原料:黃豆芽250克,鮮蘑菇50克,調料適量。
製作:黃豆芽去根,洗淨,加水煮20分鍾,下蘑菇片,入精鹽、味精,再煮3分鍾。佐餐食。
(3)氣滯妊娠水腫:素多憂鬱,氣機不暢,當妊娠4月以後,胎體漸長,更礙氣機升降,遂致氣滯腫脹。證見:妊娠3、4月後,先由腳腫,漸及於腿,皮色不變,隨按隨起,頭暈脹痛,胸悶肋脹,食少,苔薄膩,脈弦滑。宜用理氣行滯、佐以健脾化濕之藥膳治療。
①飯豆陳皮:
原料:花生仁、飯豆各150克,陳皮5克,紅棗10枚。
製作:諸味洗淨,加水共煮熟。溫熱食,每日1~2次。
②二陳竹葉茶:
原料:陳皮、陳瓢各10克,鮮竹葉20片,白糖適量。
製作:煎煮數沸,加白糖。代茶飲。
注意妊娠高血壓綜合征
妊娠高血壓綜合征也是懷孕期間常見的並發症。主要表現為:血壓升高、浮腫、蛋白尿3大症狀,它與妊娠中毒症的主要症狀相似。
妊娠高血壓產生的原因與腎髒及胎盤缺血有關,又與精神因素、子宮、肝髒功能不好、內分泌失調等因素有關。高血壓等症狀不僅危害母體,同時直接影響胎兒的健康,而且蛋白尿的程度及其持續時間與胎兒預後關係也十分密切。由於血管痙攣引起的胎盤供血不足,胎盤功能減退是並行的;妊娠高血壓綜合征所造成的胎盤功能減退,可使胎兒宮內生長遲緩,發生死胎、死產或新生兒的死亡。因此必須提前終止妊娠。
妊娠高血壓綜合征患者應注意以下3點:
(1)妊娠高血壓患者應臥床休息,室內要安靜,避免聲、光學刺激。臥床休息最好采取左側位並稍墊高下肢,這樣可以促進下肢靜脈血液及淋巴液回流,減輕下肢浮腫。由於回心血量增加,可使血容量增加,增加腎髒及胎盤血流供應,腎素分泌減少,前列腺素產生增加,有助於降低血壓,並且有助於防止胎兒在子宮內因缺血缺氧而發生胎兒窘迫,胎兒發育遲緩。之所以要采取左側臥位,是因為左側有乙狀結腸曲,可起緩衝作用,避免膨大了的子宮直接壓迫下肢靜脈。
(2)合理飲食對預防妊娠高血壓也有好處。一般孕婦對鎂的需要量比平時要大,所以患妊娠高血壓的孕婦除要慎用可以導致尿鎂排出增多的利尿藥雙氫克悄噻、速尿及慶大黴素等藥物外,還要注意適當多吃些含鎂豐富的食品,如大豆、花生、杏仁等,少吃肥肉及其他動物性脂肪,主食不要過分精細。
(3)鈣與高血壓有密切關係,口服鈣可以有效地預防血壓升高。妊娠期對鈣的需要量增加,孕婦多吃些含鈣豐富的食品,有助於鈣的補充。
懷孕時謹防性病
性病是以不潔性行為為主要傳播途徑的一類疾病,又稱為性傳播疾病。性病具有很強的傳染性,不僅給患者本人帶來極大的痛苦,還會殃及家庭,貽害親屬,嚴重地危及下一代的健康。
目前,經發現的“母嬰傳播”性傳播疾病的病原體主要有:淋球菌、梅毒螺旋體、艾滋病病毒等等。婦女在懷孕期間感染性病後,這些病原體可經過宮內感染、分娩過程及產後3種途徑傳染給胎兒,引起胎兒的先天性感染及出生後的持續感染。宮內感染是指經過胎盤的血源性傳播及上行性感染至羊水的傳播。產後傳播包括小兒出生後感染產婦的各種排泄物或分泌物,如乳汁、尿液、糞便及唾液等等。
這些性傳播疾病嚴重地危害胎兒的身體健康。淋球菌能夠造成胎兒宮內發育遲緩、流產、早產、淋菌性腦膜炎、關節炎和眼炎(可致盲)等。梅毒螺旋體則可誘發胎兒先天畸形、發育不良或遲緩、流產、死產和梅毒兒(先天梅毒或後天梅毒)等。艾滋病病毒可導致畸胎、怪胎、發育不良及免疫功能缺陷等等。
防治腹痛病
(1)異常妊娠所致的腹痛:在妊娠早期(孕12周以前),隻要孕婦出現腹痛,就應該警惕流產和異位妊娠。在妊娠中期以後出現腹痛,要考慮到早產及正常位的胎盤早剝。
流產時的下腹痛,在先兆流產、難免流產、過程流產及發生感染時,表現不盡相同。主要有少量的陰道出血,有時伴有輕微的下腹痛、腰痛及下墜感。進而發展為陰道出血量增加或因宮腔內存在血液或血塊,而刺激子宮收縮,導致下腹部陣發性劇痛,或痙攣痛,並有明顯墜脹感。隨著子宮體部的劇烈收縮,子宮頸口逐漸開大,出現交替的反複性腹痛。
異位妊娠時的下腹痛常出現在妊娠部位破裂時,主要是輸卵管妊娠,極罕見的還有間質部妊娠及卵巢等其他部位妊娠。
腹腔妊娠多於妊娠處穿破,出現腹腔內出血,引起腹膜刺激症狀及出血性休克。
卵巢妊娠症狀類似於輸卵管妊娠,有不很明顯的下腹痛及少量陰道出血。
子宮頸妊娠表現為下腹痛、腰背痛及陰道出血。一旦發生流產或破裂,則會大量出血。
輸卵管妊娠不管是輸卵管流產還是輸卵管破裂,都會引起劇烈的腹痛。輸卵管流產、破裂,首先會出現患側下腹部劇烈刺痛,在反複發生刺痛的過程中出現陰道出血。由於妊娠處破裂或輸卵管流產可迅速導致腹腔內大量出血,因而感覺全腹持續性疼痛、腹壁緊張、強烈的腹膜刺激症和放射到會陰部、陰部及肩胛部的疼痛。
妊娠中期以後的腹痛多因胎盤早期剝離(早產)所致,其疼痛程度取決於胎盤剝離麵積。輕度胎盤早期剝離,外出血量少,腹痛是由血液對子宮的刺激產生宮縮所致;中度胎盤早期剝離,外出血量超過400毫升,此時疼痛也不十分劇烈;嚴重胎盤早期剝離時,胎盤後有大量出血,若血液滲入子宮壁肌層,腹痛可呈刀割樣絞痛。
(2)妊娠期間合並腹痛:往往有些婦科疾病在妊娠前就已存在,由於妊娠而出現腹痛,有些是妊娠前已診斷,有些是妊娠過程中隨著子宮的增大或某種妊娠生理變化,使婦科疾病的症狀被誘發出來或導致某些婦科疾病嚴重化而表現出來的。常見的有以下幾種疾病:
①妊娠子宮肌瘤合並腹痛由於黏膜下肌瘤的存在,在妊娠早期常易發生流產,引起腹痛;隨著妊娠而增大的有蒂的漿膜下肌瘤,容易激發子宮收縮等因素發生蒂扭轉、壞死,產生劇烈的腹痛;當子宮肌瘤生長加快時突然或慢性血運不足,容易引起中心性缺血,造成子宮肌瘤紅色變性,引起腹痛、發熱及白細胞增加等。
②子宮破裂:多發生在分娩開始後,其破裂有自然破裂(多因子宮肌纖維組織變性、胎盤異常及先天性子宮發育不良等)和損傷破裂(多為不適當的用催產素催產或各種產科手術損傷)。子宮破裂時,突然發生銳性劇痛,部位均在恥骨上區域。
③妊娠子宮扭轉:常於妊娠晚期發生,多在活動中以突發性下腹部劇痛發病,疼痛多為持續性,可遍及全腹,類似於卵巢瘤蒂扭轉的症狀。
④妊娠合並卵巢腫瘤:在妊娠早期,腫瘤探進盆腔易引起流產;在妊娠中期,腫瘤容易發生蒂扭轉、出血及變性,引起劇烈腹痛;在妊娠晚期,不僅因壓迫產道而引起梗阻性難產,而且容易被壓破出現劇烈的腹痛。
(3)妊娠期間婦科以外的腹痛性疾病:在妊娠時還能發生多種能引起腹痛的疾病,如腸係膜血管閉塞、腸梗阻、急性闌尾炎、急性膀胱炎、尿路結石等。若發生在妊娠初期,可按常規診斷和治療。若發生在妊娠中期以後,因子宮的逐漸膨大,腹部的逐漸膨隆,診斷和治療就會變得很困難,在實際中應從各個角度去分析,結合妊娠這一特殊情況考慮治療。
妊娠腹痛主要是因血虛、氣鬱、腹寒等引起。
①血虛妊娠腹痛:素體氣血虛弱,妊娠以後血聚養胎,陰血益虛,氣血運行無力,胞脈失養,因而腹痛,其痛為綿綿作痛,兼見麵色萎黃,或少寐心悸,苔薄白,舌質淡,脈細滑弱,宜用養血安胎止痛之藥膳治療。
棗杞雞湯:
原料:大紅棗10枚,寧杞30克,500克童子雞1隻。
製作:將雞去毛及內髒,洗淨,與棗、杞同燉至雞爛熟,吃雞喝湯,食時可入精鹽少許。
功能:養血止痛安胎,適用於血虛妊娠腹痛。
②氣鬱妊娠腹痛:素性憂鬱,孕後血以養胎,肝血偏虛,肝氣失於條達,血海氣機失調,胞脈阻滯,氣血不暢,以致腹痛。症狀:小腹肋脹痛,或情誌不爽,或急躁易怒,脈弦滑,苔薄黃,宜用舒肝解鬱,止痛安胎之藥膳治療。
黃酒蛋黃:
原料:黃酒500毫升,雞蛋黃14枚。
製作:將2味同放入鋁鍋,用小火燉煮至稠粘,待冷,存罐中備用。平時當飲料喝。
功能:養血安胎止痛,適用於血虛妊娠腹痛。
綠梅茶:
原料:綠茶、綠萼梅各6克。
製作:上2味共用沸水衝泡,當茶頻飲。
功能:理氣,解鬱,止痛,適用於氣鬱之妊娠腹痛。
③虛寒之妊娠腹痛:素體陽虛,孕後胞脈失去溫煦,有礙氣血暢行,因而發生腹痛。症狀:妊娠小腹冷痛,綿綿不止,形寒肢冷,麵色亮白,或納少便溏,舌淡苔薄白,脈細弱,宜用暖宮止痛、養血安胎之藥膳治療。
陳皮木香燒肉:
原料:陳皮、木香各3克,瘦豬肉200克。
製作:先將陳皮、木香焙脆研末備用;在鍋內放食油少許燒熱後,放入豬肉片,炒片刻,放適量清水燒熟,將熟時,放陳皮、木香末、食鹽,攪勻。食肉及湯。
功能:舒肝解鬱止痛,適用於氣鬱之妊娠腹痛。
蘋果豆蔻煲烏骨雞:
原料:烏骨母雞1隻(約500克),蘋果、草豆蔻各5克。
製作:雞治淨,蘋果、草豆蔻入其腹內,以竹簽縫好切口,加水煮熟,調味食。
功能:溫中健胃,適用於虛寒妊娠腹痛。
防治貧血
在妊娠期間,血液總容量增加,而紅細胞數目增加較少,造成血液稀釋,稱為妊娠期生理性貧血。孕期血紅蛋白低於10克/1000毫升,紅細胞數低於350萬/立方毫米,則為貧血。
在孕期貧血中,缺鐵性貧血最為常見。隨著胎兒的生長發育,鐵的需要量不斷增加,孕婦體內貯存的鐵首先動用,如不及時補充,或攝入量低於需要量,就會逐步出現貧血。故在懷孕早期,由於孕婦厭食,早孕反應,孕期食物中缺乏足夠的蛋白質、鐵、維生素B12、葉酸等,都會因營養不良而引起貧血。尤其是雙胎的孕婦更易發生。
輕度貧血(紅細胞在350萬/立方毫米以下,血紅蛋白在10克/1000毫米以下)對妊娠、分娩無大影響,重度貧血(紅細胞在150萬以下,血紅蛋白在5克/1000毫米以下)則可能引起早產、死胎,生出的孩子比正常的小,產後容易感染。
預防孕期貧血,整個妊娠期要注意鐵和維生素B12的攝入,可多進食肝、蛋、瘦肉、豆類、蔬菜及水果等。應定期檢查血紅蛋白、紅細胞數目,發現貧血時要及時治療,必要時補充鐵劑。同時,應加強產前的檢查,如發現有引起貧血的各種疾病,要治療後再妊娠為宜。
防治血小板減少
血小板起著凝固血液的關鍵作用。孕婦在懷孕期間如果血小板減少,不僅會造成分娩時不停出血,影響健康和生命,而且對於胎兒和新生兒也有多多少少的影響。因此,在懷孕後一旦發現血小板減少,就必須注意以下7點:
(1)提前1周住院待產,這樣可以得到醫生的觀察和治療,為分娩做好準備。如產前血小板過低,可注射丙種球蛋白或輸入鮮血、血小板,並使用抗生素預防感染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