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3

(二)病人出現腹瀉怎麼辦

藥物能影響腸道內表層細胞,可導致腹瀉,如貝特類降脂藥、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製劑(ACEI)等。當病人出現腹瀉時,在給予止瀉劑的同時,還要注意補充水及電解質,以維持其平衡。中藥止瀉以其安全有效備受青睞,臨床可辨證選方用藥。

要減輕治療冠心病的藥物不良反應,我們主張用藥從小劑量開始,當它用量適當時起治療作用,小於起效量則無作用,超出起效量則不良反應非常明顯,故患者朋友們在服藥時一定要嚴格按說明去服藥,如患者不能耐受相應藥物的不良反應,馬上停藥、換藥。在選擇其他治療冠心病的藥物時,我們也要權衡藥物的治療作用大還是不良反應大,如果患者實在耐受不了所用藥物的不良反應時則考慮換藥治療或馬上到醫院,找專科醫生指導用藥。

警惕中老年人無症狀型冠心病

無症狀型冠心病是無臨床症狀,但客觀檢查有心肌缺血表現的冠心病,也叫隱匿型冠心病為什麼無臨床症狀,是因為患者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的病情較輕,或者有較好的側支循環,或者痛閾較高而無疼痛症狀。其心電圖表現可見於休息時,勞累或情緒激動,心髒負荷增加時,或僅僅在24小時動態心電圖檢查時間斷出現。無症狀型冠心病或無痛性心肌缺血多發生於中老年人,很多以往無冠心病病史,平時也沒有心絞痛症狀的患者,在體檢時心電圖發現有ST段壓低,T波倒置。有的中老年朋友認為此病病情輕微,可以不予重視。其實這種觀點是錯誤的。因為既然心電圖有心肌缺血的證據,就表明心髒已受到冠狀動脈供血不足的影響,它可能會突然轉變為心絞痛或心肌梗死,甚至發生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甚至猝死。而早診斷出無症狀型冠心病,可以為他們提供早期治療的機會。如果存在高血脂症,飲食和運動治療效果不佳時,可以選用藥物治療。如貝特類的力平酯諾衡;他丁類的舒降之、普拉固、美降之;煙酸類的煙酸肌醇酯,阿西莫司。此外,還可選用減少心肌耗氧量,緩解冠狀動脈痙攣的藥物,如硝酸酯製劑,β-受體阻滯劑,鈣通道阻滯劑等。

冠心病患者的工作與生活

有位37歲的男性病人,平素身體健康突然患了急性小灶性心肌梗塞,經醫院及時搶救後治愈了,但因他了解到心肌梗塞後有可能發生心肌破裂等並發症,從此一蹶不振,臥病不起,不敢活動,唯恐心肌破裂。體重由原來的60公斤增至80公斤,心功能減退,真是一動就心慌氣短,果真喪失了工作能力,年僅49歲就病退了。患了冠心病就會失去工作能力嗎?能否與常人一樣工作、學習、生活,這個問題值得討論。

冠心病是心血管疾病中的常見病和多發病。對人類健康危害較大,到目前為止,冠心病的發病原因尚未完全明確。但針對已知的與冠心病發病有關的因素采取有效措施,對於防治冠心病,正確指導冠心病人安排好工作與生活是會有裨益的。老年病人中患冠心病幾十年一直比較平穩且長壽者不計其數。

向您介紹幾點體會:

(一)正確對待心絞痛發作

1工作中可能會有心絞痛發作,發作時不要緊張,立即休息並舌下含硝酸甘油片06毫克,要注意疼痛未緩解前不要吞服。如硝酸甘油無效,應立即通知醫生作心電圖檢查,進行觀察處理。

2防止平時心絞痛發作,若經常心絞痛發作,應在醫護人員指導下服用複方硝酸甘油片、消心痛,每日3~4次,或心前區貼硝酸甘油貼膏,每晚一次,摸索掌握心絞痛發作的誘因預先含消心病可起到臨時預防作用。

3病情平穩且工作不緊張時,為使硝基類藥物療效更滿意,可暫停藥物,改用潘生了25毫克~50毫克,每日三次,數周後根據情況再恢複用藥。

4對於不穩定心絞痛,應立即休息,除去發病誘因,必要時用罌粟堿治療。

(二)生命在於運動

“流水不腐;戶樞不蠹”,運動是增進健康,防病治病的好方法。醫學實驗證明,一般冠心病病人(包括冠心病、心絞痛、陳舊性心肌梗塞與心肌硬化等)如無心絞痛發作,可從事一定的工作,但要以不感到疲勞、氣短及引起發病為原則。參加一定的工作可增強體力,改善心髒功能,促進側支循環形成,調整脂肪代謝,防止發生肥胖以減輕心髒負擔。此外,還能使人信息靈通、思維活躍、精神愉快、心情舒暢,從而增加抵抗疾病的能力,提高身體素質。

(三)注意生活細節

冠心病人必須經常注意自我感覺,有自覺症狀時要請醫生檢查,至少每半年至一年要定期查體,在醫護人員的指導下合理用藥,合理安排工作。活動量大小應量力而行,循序漸進,持之以恒且注意勞逸結合,避免連續做過度繁忙的工作。在一天的腦力活動過程中,宜有短時間的體力活動(如工間操、太極拳、自編體操、散步等)並應有7~8小時足夠的睡眠時間。掌握好運動量,學會在日常生活中避免過快或突然用力的動作,如追趕電汽車,參加競技性運動等。飯後因心髒負擔加重容易誘發心絞痛,故飯後不應立即勞動、浸浴、散步、最好休息半小時後再安排其他活動。冬季應注意保暖,避免迎風或在雪地上快步行走,炎熱和寒冬一樣會增加心髒負擔,易誘發心絞痛。

冠心病患者的心理保健

(一)心前區常感到不舒服並不一定患了冠心病

張大媽60多歲了,突然感到胸悶、氣短、心跳加快、出虛汗,她覺得自己要死了,以為自己患了冠心病,但經內科醫生反複細致的檢查,沒有發現她有任何心髒和胸腹部疾病的證據。半個小時後,她的病就緩解了。這樣的事在一個月內出現了3次,後經心理醫生檢查,原來她患了焦慮症。

許多心理疾患如焦慮症、抑鬱症的軀體化症狀、疑病症等都有類似冠心病發作的症狀,須與冠心病相區別。另外,健康人在緊張恐懼時,也有心前區不適的感覺。毫無根據的懷疑自己患冠心病也會給自己造成很大心理負擔。

(二)冠心病患病原因中是否有心理因素參與的作用

在眾多冠心病患病原因中,心理因素起重要作用。點評:心理因素,尤其是精神長期焦慮、抑鬱,又得不到解決,使體內交感神經過度興奮,血管收縮,心肌負擔加重。同時,人的免疫係統受損,抵抗力低下,整體功能下降,是心理因素影響人們患冠心病的原因。

(三)冠心病患者有哪些心理症狀

冠心病人因心肌供血障礙,常引起腦部供血不足,出現失語、意識障礙。另外,患者在病情發作時常出現無法控製的死亡恐懼感。平時焦慮、擔心、抑鬱等也是常有的心理症狀。有的病人常為一點小事發火,被稱為易激惹。在心肌梗塞愈合期,往往會出現失眠、無力、衰弱等症狀,感覺過敏和疑病也是冠心病患者常出現的。

(四)了解以上情況對防治冠心病有什麼作用

首先我們要知道和重視心理症狀也是冠心病的表現之一,無論醫生還是病人,都應在防治冠心病時,從軀體和心理兩方麵雙管齊下,才能獲得好的治療效果。

在識別冠心病的心理障礙後,要及時解除不同患者出現的不同心理問題。如情緒憂鬱者,給予抗憂鬱治療。這時供選擇的有心理和藥物治療兩個方麵。患者應調整自身的心態,改善個性中的弱點和人際關係,適當參加文體活動都是必要的。值得指出的是冠心病人在實際生活中,常遇到一些自己無法解決的問題,這對冠心病的複發、加重、惡化有促發作用。這時,及時去正規醫院的臨床心理科,請心理醫生幫助是十分必要的。

冠心病患者的性保健

性行為是一種精神與體力的活動,這當然使心肌耗氧量增加,需氧量也相應地增加。測定需氧量增加的程度,最簡便的指標是心率,需氧量越大,心跳也就越快。許多研究表明,在性行為高潮階段,心率每分鍾可增加50~100次,加上原有的心率數,心率每分鍾可達到120~180次,呼吸可達每分鍾60次,血壓可高達270/130毫米汞柱。已有冠心病的患者,或雖未診斷為冠心病,但時有心前區疼痛、憋氣者,可能承受不了性行為的活動強度,而心律紊亂、心絞痛或心肌梗塞。有報告指出,中老年人性行為猝死者約為萬分之六,其中半數是由於冠心病所致。這就提醒有冠心病的女性在過性生活時一定要注意下列諸項,以免發生不側。

1應避免在飯後、酒後、浴後和緊張匆忙的情況下進行性生活,特別要避免在盛宴、酗酒之後進行。

2出現心絞痛時應立即停止房事:房事後出現心律紊亂或心力衰竭,應禁止性生活,何時恢複,要由醫生視運動耐受試驗而定。

3為了避免在房事時發生心血管危險,有人建議事前口服心得安或臨時含硝酸甘油片,以提高運動耐量;有高血壓者可提前服用二硝基異山梨醇,但有人認為這一建議並非十分妥當,如果需要用藥才能勉強進行性生活,表明這種冠心病病人的運動耐量差,本來就不應進行性活動,而應逐漸加強營養和體力鍛煉,當達到能耐受性生活活動的運動耐量時始可進行性生活。

4急性心肌梗後4個月內禁止進行房事,如急性心肌梗塞時有明顯的心律失常或心力衰竭等並發症,則禁止性生活的時間延長到病後6個月。具體恢複性生活時間還要由醫生視運動試驗的結果而定。

冠心病的體育保健

運動鍛煉對預防高血壓病有極大好處。它可使冠狀動脈血液循環改善,吸氧量增加,改善心肌的供血,還可改善脂質代謝,減輕高血脂症。

冠心病患者病情基本穩定,心絞痛很少發作,一般情況良好者可根據體力選下列耐力性或放鬆性運動項目各一種:

1耐力性鍛煉項目:

(1)自由步行。鍛煉時間約20~30分鍾。

(2)步行與慢步交替進行。總時間20~30分鍾。

(3)慢跑。速度每分鍾約100米,總時間約10~20分鍾。

2放鬆性鍛煉項目:

(1)簡化太極拳。每次打一套,每日1次或2次。

(2)氣功。練習放鬆功,強調放鬆、安靜。

(3)保健按摩。做摩臉、擦頸、擦胸、揉腰、揉腳底湧泉穴等自我按摩,每日1次,每次10~15分鍾。

冠心病患者體力較弱,稍勞累就胸悶、心慌氣短,但很少發作心絞痛,可作定量步行,從300米開始,以後逐漸增加到3000米以至更長距離。

間歇性輕度心絞痛患者,每日或數日發作一次,但不需要或偶服抗心絞痛藥很快即緩解;或急性心肌梗死恢複期已滿的患者可進行以下運動鍛煉:

1簡化太極拳:視患者病情和體力而定,可以每日或隔日一次,每次打全套或半套。

2氣功:方法同前,可每日練1~2次,每次20~30分鍾。練功後可減輕胸悶、心悸、頭暈、乏力等症狀,並能改善睡眠、增進食欲。尤其對心律紊亂和糾正心動過速,效果更好。

老年冠心病人在選擇適當運動方式進行鍛煉時,要掌握好運動量,一般可根據心率的變化及運動後的自我感覺來測定運動量。運動後的適宜心率,60歲為每分鍾112次,65歲為108次,70歲為100次,運動後心率超過此數,表明運動量過大。運動過程中如有氣促輕度眩暈感,應增加中間休息時間,減少運動量。如有明顯乏力,心前區、左上臂有壓迫感或疼痛或心慌,脈搏有間歇性停跳,應停止運動。

最後須提醒冠心病患者,不宜在早晨進行體育鍛煉,因為早晨是冠心病發作的高峰。這種現象可能是由於剛起床幾小時內,血管內特別容易形成血栓,造成冠狀動脈的栓塞所致。

一般認為,冠心病人在晚上7~9時進行體育鍛煉較好。如果晚上沒有時間,一定要在早晨鍛煉,那麼隻能做些輕微活動,如散步、保健按摩等。

冠心病患者的運動注意

人體運動後,心髒的工作量加大,耗氧量增多,有時會加重心髒的缺血而誘發心絞痛,這是冠心病病人參加運動鍛煉時的一大疑慮。近年來,由於不恰當地倡導運動,缺乏醫學監督,冠心病病人運動不當後,病情加重以至死亡的教訓是不少的。但是,如果掌握冠心病及其發病的規律,鼓勵病人進行適當的運動,可以使營養心肌的血管增加側支循環而糾正缺血狀態。運動還可以增強心肌的收縮力量,使心肌具有更強的代償能力。反之,過於苛刻地限製冠心病病人的體力活動,往往會增加病人的精神負擔,由此引起的心髒負荷常常超過體力活動的影響。因此,我們提倡冠心病病人進行積極而適量的運動。通常可根據心率的變化及運動後的主觀感覺來估價運動量。各年齡組運動後的極限心率和適宜心率可參考下表。

如果能做活動平板心髒負荷試驗或記錄運動後心電圖變化,對於估價運動量則更有科學依據。運動後出現的心悸、頭暈、氣急等主觀症狀及出汗多少、口唇顏色、血壓變化等特征,都是考慮運動量大小的重要依據。運動後以不出現症狀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