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潛意識廣告,從本質上來講,就是把自己的廣告訴求直接進入到人的潛意識,進而影響人的心理與行為。從這一點上來說,它與催眠的本質是一致的。從前麵的大量闡述中我們不難發現,催眠術的主要功效也在於直接進入人的潛意識,並影響意識層麵的行為。所以,我們也可以把這潛意識廣告看作是一種催眠活動。由於這種方式事先沒有征得當事人的同意,也就是說可能有悖於他人的意願,所以它被社會所禁止。
●增添情感附加值
如果你的產品為世間所獨有,而消費者又迫切需要,那麼所有的營銷策略對於你來說都毫無意義,因為你根本就不愁銷路。可是這樣的情況不多。如前所述,當今產品的同質化傾向非常明顯,獨占鼇頭的事實屬鮮見。在這種情勢之下,廠商該怎麼辦?有一個比較理想的選項是:增添情感附加值。麥當勞就是這麼做的。
“麥當勞”創始之初,它的產品以及它利用高科技、自動化的生產過程,引發了許多消費者的興趣,年銷售額高達兩億美元。但是一陣新鮮感過後,生產漸趨平淡。麥當勞的創始人雷?柯洛克在追根究底探討原因之後,認為如何抓住消費者的心理乃是當務之急,因此決定在宣傳上多做些文章,並聘請了年輕而富有才華的廣告經紀人雷哈德負責製作。
雷哈德受命以後首先帶太太與孩子一起到麥當勞吃了幾次飯,試圖捕捉一些靈感。他發現每次去麥當勞的體驗都是美好而溫馨的。於是,他著手做了一個“漢堡滋味評判”的調查。他邀請了幾百名消費者,品嚐33家不同的速食店所做的漢堡包,希望能測試出一般消費者口味的喜好。但是,調查結果並不能測出誰是真正的“滋味最佳者”,換言之,這些漢堡包在品質上,在口味上並無顯著的差別。因此,雷哈德決定不以麥當勞漢堡包好味道作為廣告的主題,而以麥當勞可以帶給消費者一段家庭歡聚的快樂時間為契機。其中有一則廣告是這樣的:
一位在沙土和灰塵中忙了一天的建築工人,在夕陽西下時,拖著疲憊的腳步回到家中。他的小女兒等在門前的石階上,仰起頭來要求爸爸帶他們去麥當勞吃漢堡包。爸爸怎麼能夠拒絕女兒那天真可愛的小臉呢?他不顧身體的疲勞,帶著全家向金色拱門走去。當他嚐到漢堡包時,疲勞忽然消失了,望著孩子們滿足地吞咽著炸薯條,他的臉上露出了愉快輕鬆的笑容……
麥當勞的漢堡包依舊,但情感附加值恰如一針強心劑,使之插上了騰飛的翅膀,迅速占領美國市場,又疾步走向世界,進而成為了美國文化的象征之一。
這一實例給我們的啟示是:現代科學技術已使同類產品在品質上難分伯仲,而經濟上日漸富裕、心理上又屢現困惑的現代人對情感需求的欲望則空前地強烈。欲占領市場,給產品(在外型上、包裝上、宣傳上)增添情感附加值乃是當務之急、勢在必行。
在催眠施術過程中,催眠師的最終目的很明確,那就是進入受術者的潛意識,幹預其心理世界中的某個觀念,或幫助受術者建立起某種正確觀念,最終解決其心理疾患。也就是說,從根本上是解決一個“理”的問題。但從技術路線看,尤其是從導入催眠狀態的技術路線看,卻是要走“情”的路線。在催眠過程中,催眠師不斷暗示受術者:你感到很舒服,有一種從未體驗過的舒服的感覺。此外,催眠師在術前、術中、術後也不間斷地與受術者進行情感交流。當那些神奇的催眠現象發生以後,旁觀者都以為催眠師有什麼秘不示人的絕招,其實,高明的催眠師隻是在點點滴滴的情感積累之中,與受術者取得高度心理相容。一旦情感占據了上風,那怕是與“理”(可能是自己的“理”)相悖的觀念也能接受。沿著這樣的思維軌跡,我們就能夠解釋為什麼同樣品質、同樣價格的產品,為什麼有些人賣得好,而有些人就是賣不好了。
●名人廣告
廣告主在聘請名人為其廣告代言時,一擲又何止千金?我國著名運動員劉翔在雅典奧運會奪冠後,有關方麵立即放出話來,1000萬以下想找劉翔做廣告的,免談。
名人做廣告已不是今日才有的新生事物,在古代就已初端倪。在明代著名作家馮夢龍所著《古今小說》中有這樣一段描述:
“且說有個酒家婆姓宋,排行第五,唏作宋五嫂。原是東京人氏,造得好鮮魚羹,京中最是有名的……一日皇上趙構遊湖,停船蘇堤之下,聞得有東京人語音,遣內官喚來,乃一年老婆婆。有老太監認得他是汴京樊樓下住的宋五嫂,善煮魚羹,奏知皇上。皇上提起舊事,淒然傷感,命製魚羹來獻。皇上嚐之,果然鮮美,好賜金錢一百文。此事一時傳啟蒙了臨安府,王孫公子、富家巨室,人人來買宋五嫂魚羹吃,那老嫗遂成巨富。”
由此可見,名人做廣告,效益是多麼巨大。
現代廠商更是深諳此道,而且,他們不再是守株待兔,坐等名人上門,而是主動出擊並不惜重金請他們為自己的產品做廣告。以主演電影《華爾街》、《黑雨》、《致命的誘惑》而聞名於世的著名影星米高?道格拉期為日產汽車的廣告說一句話“它會使你想再駕駛一次”,而且還不用現身,酬金達350萬美元。
德國阿迪達斯公司每生產一種新產品,都要請世界體壇名星穿著它參加比賽。1936年柏林奧運會時,阿迪達斯把剛發明的短跑運動鞋送給奪標有望的美國黑人歐文斯使用。後來,歐文斯一舉奪取4枚金牌,阿迪達斯牌的鞋也由此而名聲大振,暢銷世界各地。更令阿迪達斯出盡風頭的是,1982年的西班牙世界杯足球賽上,在24支參賽隊中,共有13支球身著阿迪達斯球衣,8支球隊穿著阿迪達斯足球鞋,決賽時,場上有四分之三的人員(包括裁判員和巡邊員)都穿有阿迪達斯的產品,就連決賽用的足球也是阿迪達斯公司製造的。當然,阿迪達斯公司為此付出了巨資,但效益也是與之呈正比的。
香港《文彙報》還曾報道過,為了挽救美國大選年中不振的經濟,美國總統老布什不僅親作推銷員到日本要求當地人買美國汽車、美國米,而且還破天荒地登場拍廣告,向英國民眾介紹美利堅的旖旎風光。這則廣告的畫麵是,老布什漫步在加州的高爾夫球場上,嘴裏念念有詞:“在美國這塊土地上你可以看到迥然不同的景色:交疊起伏的綠色田野,平坦的白沙海灘和迪斯尼樂園狂熱的爵士樂。”老布什繼續對著鏡頭說:“今天是到美國觀光的最好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