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3、商務環境與類催眠(2 / 3)

與主人相比,自己有一種稍遜一籌的自卑感(較低的沙發、用不上的煙缸所構成的暗示)。

象這樣的環境壓力不可能不對人產生若明若暗的影響。這種影響會使得商業夥伴變得更願意合作、更容易接受對方所提出的合作條件,更珍惜合作的機會及其成果。這是因為,人們更願意與比自己檔次更高的人交往;比自己更有錢的人做生意;在他們的麵前,要價會偏低,讓步會更大,合作會更盡力。說起來應該沒什麼道理,但人們的心態每每就是如此。

●利用服飾

曾聽說過這麼一件事,香港有一家公司經理每天都是一身頂級名牌服飾出入於高檔俱樂部,且都是由專職司機開著奔馳轎車接送,漂亮迷人的女秘書相隨。自然,在俱樂部裏與人談生意時,人們都刮目相看了,誰都相信這是位腰纏萬貫的大老板,所以都爭著與他做生意,一次偶然的機會,某客戶來到他的公司,大吃一驚,在一間很小的寫字樓裏,竟有包括他在內的兩家公司,且隻有一部電話,來人驚呼,若早知此內情,恐怕許多生意都不會與他做了。

更有一個富於傳奇色彩的故事。

《希爾的黃金定律》這本暢銷全球雜誌的開創者艾裏.羅伯特,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硝煙散盡之時,隻是一個一文不名的落魄者,他的全部衣服隻有3件,已經穿破了的西裝和兩件派不上用場的褲子,他著手辦雜誌的第一件事,是跑到大戰之前的一個老熟人——紐約的一個著名裁縫那裏去,當時,他的口袋裏隻有1元的零錢,但他仍然挑選了3塊最昂貴的布料。準備做3套西裝,並要求裁縫立即為他量身製衣。

3套衣服中,一套是漂亮的暗灰色,一套是暗藍色,一套是細條紋的淡藍色。

這3套衣服的價格是375美元,這與他當時的支付能力形成了鮮明的對照,但他心中一點也不害怕,他知道這3套衣服將給他帶來的是什麼。

很幸運的是,他在這位裁縫心目中的信用很好,因此沒讓他付現金,也沒有問他將在什麼時候付錢。

然後他又去了一家男士服裝店,同樣利用賒賬的辦法買了3套比較而言不那麼貴的西服,並立即把它們的襯衫,衣領,領帶,吊帶以及內衣褲,並立即把它們穿上,在外衣的口袋裏塞入一塊新的絲質手帕,然後,走上了芝加哥的密歇根大道。

這時,他身上所穿的衣物,從內衣褲一直到外衣,都是最好的,雖然買這些衣物的錢都沒有付清,但這純粹是他和服裝店之間的事情,與其他人沒有任何關係。

每天早晨,他都會穿上一套全新的衣服,在同一時間裏,走上同一條街道,這個時間“正好”是某個富裕的出版商去吃飯的時刻而所走的路,又“正好”相同。

他每天都和出版商打招呼,偶爾,還會停下來說上一兩句話。

終於有一天,出版商停住了腳步,示意他走到人行道的邊緣上,然後,對他說;“對於一個剛剛脫下製服的人來說,看來你混得不錯,你的衣服都是在哪兒做了。”

“嗯。”羅伯特說;“這套特別衣服是在威爾基謝勒公司特製的。”

出版商接著想知道他從事那種行業,他很瀟灑地撣掉手中的哈瓦那雪茄的煙灰,說道。“哦,我正在籌備一份新雜誌。打算在近期內出版。

“一份新雜誌?”出版商接著說;“你打算給這份新雜誌取什麼名字呢?”

“我打算把它命名為《希爾的黃金定律》。

“不要忘了,我是從事雜誌的印刷與發行的。也許,我可以幫你的忙,”出版商急切地說。

這正是羅伯特所等候的那一刻,當他在購買衣物的時候,心中就想到了這一刻。

接著,這位出版商邀請他到他的俱樂部共進午餐,在咖啡與香煙還沒有送上桌之前,出版商已經“說服”了羅伯特和他簽合約,由他負責印刷及發行雜誌,羅伯特甚至慷慨地“答應”了他提供資金的要求,而且不收任何利息。

金額如此之大的一筆資金通常是很難籌措的,即使你能夠提供擔保,也不保證能取得成功,發行了《希爾的黃金定律》這本雜誌所需要的起動獎金在3萬美元以上,這在當時是一個很大的數目,而羅伯特隻靠一襲華服,一襲等於是借來的華服,就十分順利地達到了目的,這怎不叫人拍案叫絕呢?

有人說:服飾也是一種社會語言,它能向別人提供相關的信息。

為什麼大部分人都覺得穿休閑裝最舒適,而在參加正式場合活動中都要穿上正規的西服?那是為了表示一種鄭重。

為什麼英國人嘲笑在看足球賽時穿得一本正經的人?那是說明你不夠熱情。

為什麼西方人在參加葬禮時都要穿黑色的服裝?那是表示哀傷之情。

為什麼軍人都要穿統一製服?那是具有高度凝聚力與戰鬥力的象征。

總之,雖然服裝的基本功能是保暖與遮羞。但其象征意義則愈來愈強烈了。它不僅對自己,更對他人構成某種心理暗示,起到類催眠的作用。商界人士對此當然是了然於心,從而經常包裝自己,以其象征意義向客戶、向商業夥伴發出暗示,進而實現自己的商業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