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學習法是整體教育的一種形式,它要求身體和大腦同時協調工作。它的基礎理論是當身體處在一個更有效的水平時,大腦將能更迅速和更輕鬆地學習。生理學家們報告說,當人們使肌肉的緊張狀態放鬆之後,他們將更牢靠地記住他們所學的東西。如果我們能夠訓練自己的心髒在我們思維時跳得慢一些,這將使大腦的工作大為輕鬆。巴博拉布朗博士在《新頭腦、新身體》中說:“較慢的心跳會使大腦效率飛躍提高。
總之,在進行學習活動時,學生的身心越放鬆,則效果越好。
在進行學習時,以下放鬆練習會對學習者有所幫助。尤其是為了增加記憶力或為了加快學習進度的話,這些放鬆練習就更顯得格外重要。所以,在開始進行記憶課程以前,花上一些時間至少一個星期,來實踐和掌握這些練習,對你進一步的學習將會起到很大的作用。
要使超級學習方法奏效,需要掌握的基本練習如下:
(1)放鬆練習(A)
(2)心理放鬆練習(B)
(3)肯定學習能力的暗示;
(4)使大腦鎮靜的想象練習
(5)回味以往的學習樂趣;
(6)有節奏的呼吸練習。
具體技術細節,這裏就無法介紹了。
其三,音樂是進入放鬆狀態的技術路徑。
在承認了放鬆對於學習活動的諸多好處之後,接踵而來的問題是,一個人怎樣才能達到這種放鬆狀態而不必處於似睡非睡的狀態?一個人怎樣才能在完全清醒的狀態下做到這一點呢?經過不懈地努力,拉紮諾夫發現:適當的音樂可以作為幫助學習者進入放鬆狀態,進而挖掘人的大腦潛力的有效路徑。
拉紮諾夫用音樂幫助記憶的方法開始進行小規模的試驗。他首先通過自我形象療法,以消除學生們的心理障礙,樹立學習的信心。他說:人一直在受到壓抑,好象人們隻能學這麼多東西,隻能學這麼快。因此也就決定了人取得的成績和能夠做到的事情是非常有限的。他解釋說,學習的第一步就是要衝破思想上的束縛,這樣才能學得快,記得多,才能解放人的學習潛力。
拉紮諾夫教學生們做深度放鬆體操來消除緊張,然後教他們做呼吸體操來集中注意力。接著,由一位教師給這個班的學生講授語言課。課堂上播放超級記憶音樂,並運用那些“暗示”的因素,諸如變換的大腦狀態、音樂和節奏。學生們聽著莊嚴的、專門用來放慢大腦和身體節奏的音樂,身體及大腦就全部放鬆了。在音樂聲中他們聽著用慢速和嚴格的節奏讀出的詞彙和短語。
第二天,這些學生進行了測驗,他們基本上記住了昨天所學的東西。在所有時間他們的大腦都處於清醒狀態,他們已成為了自己記憶力的主人。他們不必進入睡眠或催眠狀態去學習這些東西。這是一個重大的突破,在此之前,人們在清醒狀態下從來沒有實現過超級記憶。
保加利亞人給他們的學生進行了沒有音樂的課程,在課堂上隻念出有節奏的材料,學生們雖然也學到了很多的東西,不過他們訴苦說感到疲勞,緊張和壓抑。所以,在超級學習法中音樂的作用就是給人一個“聲波信息”,用以消除艱苦的大腦工作所帶來的緊張,音樂可以幫助人內在的集中注意力。由於音樂的高度整體結構性質,使得大腦的閔想狀態井然有序,。在整個的聽音樂階段,學生始終有控製力,高度機敏,情醒,知道周圍進行的一切,甚至能觀察出所念材料的微小變化。
與音樂相關的另一個技術細節就是節奏。
美國的廣告公司做了大量的研究,研究音樂和節奏是怎樣影響人的。結果發現,說話,音樂和鼓點的節奏為每分鍾72下時最容易於使人受到影響。威爾森,基尼在他的《潛移默化的誘惑》一書中說,一個72拍的商業廣告節目常常會把人“暗示”到產生頭疼,心悸的症狀,而那種正在宣揚的產品正好能治療這些症狀。
在超級學習法中,掌握好節奏,是一個非常關鍵的問題。保加利亞人在念材料時,是每8秒鍾1個詞,為什麼不是10秒;也許他們是想和音樂的節奏協調起來吧,因為音樂的節拍通常不會是10的。
這種方法的美國使用者們發現,每8秒鍾和每12秒鍾重讀材料,都會獲得較好的記憶效果。這些方法實際上是采用擴展時間感覺。在50年代,兩位醫學博士,古博和埃瑞克森探索了一種類似的節奏方法,他們采用每分鍾60拍的節拍器和l0秒鍾的活動周期,這種節拍明顯地降低了人身體和大腦的節奏。聽這種節拍器的響聲時,處於催眠狀態的入主觀上覺得它的節奏了比實際的時間要慢得多,對他們來說,時間事實上已經擴展了。例如,為了使一位服裝設計師能在很短的時間設計一件服裝,催眠專家告訴她,她可以用一個小時的時間來完成這項工作。結果她隻用了幾分鍾的時間就做完了這件事,但她自我感覺用了一小時時間。這從某種意義上說,她已經超脫了時間。用這種方法使她超脫了一件工作需要多少分鍾或1小時才能完成的暗示。由於這種超脫,她竟然具有了如同那些奇異速算家一般的超級能力,拉紮諾夫的創舉就在於把這種節奏法應用在人的清醒狀態。
拉紮諾夫發現,節奏可以幫助記憶。但是,一個阻礙發展超級記憶力的絆腳石卻出現了,有節奏的單調的重複使人們感到厭煩。重複幫助了記憶,卻也阻礙了記憶。為解決這個問題;拉紮諾夫和他的同事們在有節奏地念材料時,使用了3種不同的語調:
正常語調(陳述式的);
輕聲耳語(平靜,含糊;似是而非的語調);
大聲命令(帶有盛氣淩人的口吻)。
念每一個單詞的語調和單詞本身的意義毫無聯係,這種語調和內容奇怪的結合所造成的“驚詫”可以幫助打破節奏所造成的單調,這些語調還具有一定的心理治療效果。
有趣的是,本書把超級學習法歸之於“類催眠”現象,可拉紮諾夫反複聲稱超級學習法不是催眠術。拉紮諾夫精通催眠術,也承認超級學習法的創立部分得益於催眠術,可他為什麼又要與催眠術“劃清界限”呢?原因在於,他著重強調的是催眠術與超級學習法是處於不同的意識狀態。前者是處於無意識狀態,後者是處於意識狀態。拉紮諾夫是立足於催眠法而決心使人處於清醒狀態但又能獲得催眠法的益處。實際上超級學習法正好是我們所說的“類催眠現象”的最好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