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不代表容易,輕鬆不可以輕視
凡事無小事。簡單、輕鬆的工作未必輕易就能完成,隻有花大力氣,才能把事情做好。
從前有一個小和尚,他在寺院擔任撞鍾一職。半年下來,他覺得每天都麵對著那個破鍾,做著一成不變的工作,簡直太簡單,乏味之極。因此他每天撞鍾時都垂頭喪氣、提不起精神來。
就這樣,日子過了很久,突然有一天,主持宣布調這個小和尚到後院劈柴挑水,原因是他不能勝任撞鍾一職,即便這個工作看起來很簡單。小和尚很不服氣,反問主持:“我撞的鍾難道不準時、不響亮?”老主持搖搖頭。“那你為什麼說我不能勝任撞鍾一職?”小和尚很不解。最後,老主持耐心地告訴他:“你撞的鍾雖然很準時、也很響亮,但鍾聲空泛、疲軟,沒有感召力。鍾聲是要喚醒沉迷的眾生,因此,撞出的鍾聲不僅要洪亮,而且要圓潤、渾厚、深沉、悠遠。可你的鍾聲裏並沒有這些,可見你沒有真正投入到撞鍾中去,所以你不勝任。”小和尚聽了無言以對。
生活中的很多事情,看起來都是輕鬆簡單的,但有些時候卻往往做不到。其中原因就在於,我們都把這些簡單的小事看得很容易,漫不經心,不當一回事,當然也就無從做好。其實簡單不等於容易,隻有處處嚴格要求自己,全身心投入進去,才能給自己一個滿意的結果。
有一位教授曾在一所財經大學做過一次小小的測試:要求全班50位學生,每人模擬填寫一份增值稅發票,結果完全填寫正確的隻有2人,而且其中一人還塗改過。
作為學生,一張票據十幾個欄目填寫錯了一兩個欄目,老師還會給個七八十分;但作為企業的職員,發票填錯一欄,整張票就作廢,那就是0分;如果填寫錯了沒有及時發現,那就麻煩大了,就不隻是0分的問題。如果你去公司財務部就職,發票若是老開錯,那你就該走人了。
還有一位企業老總,這樣對我說過:
“做過我下屬的人,大多數都覺得我要求甚嚴,因為我有兩個要求是必須做到的:第一,接了手的事必須按時、按標準完成,不能完成做任何解釋我都不聽;第二,已做完的事情,無論多輕鬆、簡單都必須自己檢查認定完全沒有錯誤再上報,不要等我檢查出了破綻或漏洞再辯解。我曾經跟我的秘書分析說:安排你做的事,無論巨細,你不去做就該我做,你做不到位,我就要返工。從管理角度說,公司花了大價錢請我,成本在你的10倍以上;從經濟的意義上說,我花一小時能做的事,你花一天的時間做好,值。同樣的道理,一件小事,你花了一個小時做完交給了我,當我發現了不足,再去補充、修訂,花半個小時,如果這樣,不如費你半天時間更合算。你把小事做細了,我的工作效率就提高了。從此,她的工作越來越到位,我的工作也就漸漸順手了。”
這位老總的話,可謂一語中的。
身處職場,凡事無小事,簡單不等於容易,輕鬆不可以輕視,隻有把小事做細,才能把事情做好。就像武術中沒有絕招一樣,生活和工作中解決問題、處理事務、策劃市場、管理企業,也都不會有什麼絕招。所謂的絕招,是用細節的功夫堆砌出來的。西方有句名言:“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隻有浮躁被紮實所代替,衝動被理智所折服——認識到“任何輕鬆容易的工作都需要全身心投入”,這才是成就大事的不可缺少的基礎。
一步輕鬆,步步放鬆;思想放鬆,事事放鬆
我們的絕大多數企業並不缺少各類管理製度,可缺少的是對規章條款的全身心重視和不折不扣的執行。
我們平時在強調安全生產時,總有一句口頭禪:人命關天。可我們的周圍總是在一而再、再而三地發生著大大小小的安全事故。
從近年的統計數據看,我國平均每天各類事故造成300人喪生,每年因各類事故造成的直接和間接經濟損失等於兩個三峽工程。
一場場大火,一次次礦難,多少鮮活的生命隨風而逝。還要付出多少代價,還要進行多少次總結才能把我們對生命的重視落到實處呢?
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副局長王德學先生,三年中參與調查了多起重大生產事故,針對2003年末發生的那場舉世震驚的重慶開縣井噴事故,他曾感慨地說:“幾乎每一起重大事故都是可以避免的。”
2003年12月23日,重慶開縣川東北氣礦發生特大井噴事故,導致234人死亡,900多人受傷。
是什麼原因導致這一幕悲劇發生的呢?
是缺乏監管體係嗎?不是。國家負責安全生產工作的國家安全監督管理局已經在全國30個省、市、區,包括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都成立了安全生產監督管理機構,約60%的地市、40%的縣市也都建立了安全生產監督管理機構。
是設備陳舊嗎?不是,據稱,中國的井控技術在世界範圍內屬於一流,而發生事故的四川石油管理局則是中國井控技術的領先者;發生事故的川東鑽井公司無論技術還是設備,都是一流的。作為天然氣大省的四川,不僅生產天然氣的技術水平和設備水平很高,而且在井控技術上也有全國最好的設備和專家。海灣戰爭後前往科威特油井滅火的中國救援隊,主要就是由四川派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