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章 以飽滿的精神投入(1)(3 / 3)

還有一些家庭主婦,她們把家務活當成天下最累人的事,隻要稍有可能,她們就會拖延或幹脆省掉那些家庭勞動,即使是被迫做了一些,結果也不能令人滿意,甚至一片狼藉,整個房間亂成一團,毫無舒適感。在這樣的家庭裏,心靈怎麼會得到滿足呢?你隻會覺得一切都是亂七八糟。換句話說,你會覺得在這樣的家庭裏活得真“累”。

其實,許多時候所謂“累”並不因為是工作本身,而是我們的“心累”。

美國獨立企業聯盟主席傑克·法裏曾講起過他少年時的一段經曆。

在傑克·法裏13歲時,他開始在他父母的加油站工作。那個加油站裏有三個加油泵、兩條修車地溝和一間打蠟房。法裏想學修車,但他父親讓他在前台接待顧客。

當有汽車開進來時,法裏必須在車子停穩前就站到司機門前,然後忙著去檢查油量、蓄電池、傳動帶、膠皮管和水箱,法裏注意到,如果他幹得好的話,顧客大多還會再來。於是,法裏總是多幹一些,幫助顧客擦去車身、擋風玻璃和車燈上的汙漬。

有段時間,每周都有一位老太太開著她的車來清洗和打蠟。這個車的車內地板凹陷極深,很難打掃。而且,這位老太太極難打交道,每次當法裏給她把車準備好時,她都要再仔細檢查一遍,讓法裏重新打掃,直到清除掉每一縷棉絨和灰塵她才滿意。

終於,有一次,法裏實在忍受不了了,他覺得工作實在太累,於是不想幹了。可父親卻告誡他說:“孩子,記住這是你的工作!無論顧客說什麼或做什麼,你都要記得做好你的工作。而且,隻要你全身心投入這項工作,尊重並且熱愛它,你就不會覺得太累了。”

父親的話讓法裏深受震動,他試著按照父親的話去做,果然覺得輕鬆多了。

法裏父親的話說得太好了,事實也確實如此。

當你在工作中投入了巨大的激情,把自己完全融入工作當中的時候,往往感覺不到累,反而會感到精力充沛,即使工作時間再長,心裏也會感到滿足和喜悅,工作就是一種充實的享受。心理學專家也提出了這樣一種見解:“對工作不滿的情緒甚至比沒有規律的起居作息更有損健康,而對工作的滿足感則對健康有利。”相反,一種令人感到無能為力而沒有安全感的工作,才會對健康造成危害。

許多人之所以感到累,就是因為沒有全身心投入工作中,沒有感受到工作給予我們的快樂和享受。

我們不能從工作中獲得快樂,往往都是因為我們把工作視為獲得賞賜的手段,而忽視了工作本身對於我們來講就是一種巨大的賞賜。就是在這樣的想法下,我們更多的是急功近利地考慮如何從工作中獲得些什麼,於是我們必須完成什麼任務、什麼目標,每天緊張得不得了,總是在擔心稍有不慎,就會毀了自己的前程。這樣的心理是不會讓我們獲得輕鬆的。隻有抱著享受工作的態度才會給我們帶來輕鬆,讓我們不覺得“累”。

在任何情形之下,都不要對自己的工作表示厭惡。厭惡自己的工作,這是最壞的事情。如果你為環境所迫,而做著一些乏味的工作,你應當全身心投入並設法從這乏味的工作中,找出樂趣來。要懂得,凡是應當做而且必須做的事情,總能找出它的樂趣來,這是我們對於工作應抱的態度。有了這種態度,無論做什麼工作,都能有很好的成績。有了這種態度,完全可以把苦日子過甜。

美國西雅圖有個很特殊的魚市場,在那裏買魚是一種享受。在那個魚市場裏沒有一般魚市場常有的刺鼻的魚腥味,進入市場,向顧客撲麵而來的是魚販們歡快的笑聲。他們麵帶笑容,像合作無間的棒球隊員,讓冰凍的魚像棒球一樣,在空中飛來飛去,大家互相唱和:“啊,5條鱈魚飛到明尼蘇達去了。”“8隻螃蟹飛到堪薩斯了。”這是多麼和諧的生活,充滿樂趣和歡笑。

有人問當地的魚販:“你們在這種環境下工作,為什麼會保持愉快的心情呢?”

魚販呢,事實上,幾年前的這個魚市場也是一個沒有生氣的地方,大家整天抱怨。後來,大家認為與其每天抱怨沉重的工作,不如改變工作的品質。於是,他們不再抱怨生活的本身,而是把賣魚當成一種藝術。再後來,一個創意接著一個創意,一串笑聲接著另一串笑聲,他們成為魚市場中的奇跡。

他說,大夥練久了,人人身手不凡,可以和馬戲團演員相媲美。這種工作的氣氛還影響了附近的上班族,他們常到這兒來和魚販用餐,感受他們樂於工作的好心情。有不少沒有辦法提高員工工作士氣的主管還專程跑到這裏來詢問:“為什麼一整天在這個充滿魚腥味的地方做苦工,你們竟然還這麼快樂?”他們已經習慣了給這些不順心的人排憂解難,“實際上,並不是生活虧待了我們,而是我們期望太高以致忽略了生活本身。”

有時候,魚販們還會邀請顧客參加接魚遊戲。即使怕腥味的人,也很樂意在熱情的掌聲中一試再試,意猶未盡。每個愁眉不展的人進了這個魚市場,都會笑逐顏開地離開,手中還會提滿了情不自禁買下的貨,同時,心裏似乎還會悟出一點道理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