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他開始留意觀察生活中的事物,像創作魔術般的尋找經商靈感。
一次,崗本應邀到朋友家做客,發現他家有個很大的玻璃魚缸,裏麵擺了許多奇形怪狀的石頭,石縫中寄養著成雙成對的小蝦。問過方知,這種生長在南方海礁中的小蝦,自幼就有一雌一雄鑽進石頭縫隙中的習性,直到長得在裏麵無法出來,就隻好如此度過一生,人們根據它們的習性稍加裝飾,作為觀賞小動物出售。
崗本仔細欣賞了一番,激發起他的靈感:龜,在日本人的心目中有著特殊含義,它象征著久遠、長壽、吉祥,如果將龜用小蝦的生存方式飼養,便是從一而終、堅貞不變的實體象征,可以喻比為相伴永久、幸福美滿、健康長壽,必是一種極有賣點的新婚或祝壽禮品。
於是,崗本回到企業就向老板提出建議,不久,他所在的企業訂購了一批口小肚大的圓形玻璃缸,買來幼小的七彩龜將一雌一雄放在裏麵飼養。不到半年,它們已長得不能再從缸口取出來,便設計出“偕老同心”、“永世不離”等漂亮的名字和裝飾拿去出售,立即在東京市場上成為最暢銷的結婚、祝壽禮品。後來他還專門開辦了一個七彩龜飼養場,但產品仍供不應求。
同樣一對彩電、一隻玻璃缸、幾公斤清水,老板采納了崗本的“點子”,售量便大為增加,為企業帶來巨大的效益,崗本也因此成為公司的銷售經理。
針對自己所負責的工作或者企業的其他工作,如果能夠給出好點子,意味著當事人在思考;如果能夠經常地給出好點子,就說明當事人在不斷地思考,說明他一心撲在工作上。而那些經常能夠給出富有價值的好點子的人,則是企業的財富。企業會為這些人提供更多的機會、更好的待遇,因為,這些人能夠在他們各自的工作崗位上創造越來越多的價值。
全力找方法而不是找借口
出現過失或障礙,不是找借口,而是投入全部身心找方法的員工,才是單位裏最受歡迎的員工。
在生活和工作中,我們經常會聽到這樣或那樣的借口。借口在我們的耳畔竊竊私語,告訴我們不能做某事或做不好某事的理由,它們好像是“理智的聲音”、“合情合理的解釋”,冠冕而堂皇。上班遲到了,會有“路上堵車”、“手表停了”、“今天家裏事太多”等等借口;業務拓展不開、工作無業績,會有“製度不行”、“政策不好”或“我已經盡力了”等等借口;事情做砸了有借口,任務沒完成有借口。隻要全力去找,借口無處不在。做不好一件事,完不成一項任務,有成千上萬條借口在那兒響應你、聲援你、支持你,抱怨、推諉,遷怒、憤世嫉俗成了最好的解脫。借口就是一塊敷衍別人、原諒自己的“擋箭牌”,就是一副掩飾弱點、推卸責任的“萬能器”。有多少人把寶貴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了如何尋找一個合適的借口上,而忘記了應該全力找方法啊!
為自己的工作負責,隻為成功找方法,不為失敗找借口,這是工作中的基本態度。每個人在工作中都有犯錯的時候,別人可以原諒你,但自己不能原諒自己,不能為自己找借口。態度的改變,代表做事方式即將改變,行為一旦改變,結果也會自然改變的。
全力找方法的人能出高效率,永遠是職場的明星。戴爾公司的創始人邁克·戴爾曾經說過:“很多人都曾經為自己尋找各種各樣的借口,卻不願去想一下,自己是否已經投入了全力?是否克服了不利條件而堅持到底?是否尋找到最為便捷的方法?”如果你失敗了就好好反省一下,不要找借口,那不僅沒有任何意義,反而會使你離成功越來越遠。
萊德曼先生應聘到公司快一個月了,還沒有簽下一張單。一天剛一上班,經理遞給萊德曼先生一張名片,要他給名片上的人打電話。“這是一個非常不可能買我們產品的潛在客戶,你打電話約約看。”
萊德曼先生看了一眼名片,上麵的頭銜是總經理,於是昨天給一家公司老總打電話時被不客氣地掛斷的情景立刻浮上心頭。“我今天的事太多讓張健打吧。”萊德曼先生皺起了眉,用眼光示意桌麵上的一堆資料。
“這事還是你負責吧,張健一會兒有別的事。”經理說。
“那好吧,等處理完手頭這些事馬上就辦。”萊德曼先生硬著頭皮答應了,便埋頭工作,一副忙得不亦樂乎的樣子。
下午,經理問萊德曼先生:“你給那位客戶打電話約在什麼時候見麵?”
萊德曼先生說:“我忙得還沒時間打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