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理聽後很不高興,便坐在萊德曼先生辦公桌的對麵說:“你現在就打這個電話。”
萊德曼先生在撥電話時臉上的表情是又為難又擔憂。當電話接通後,他說那句“請找謝總”時,臉上的表情好像馬上就要引爆一顆炸彈,隨時都準備扔下電話。
突然,他臉上的表情驟然地鬆弛下來。放下電話轉向經理,用甚至有些喜洋洋的音調說:“謝總不在。”臉上一副卸下了千斤重擔似的輕鬆。
經理問:“你怎麼那麼害怕打電話呢?”
萊德曼先生低著頭說:“怕遭到拒絕,心裏難受。”
經理說:“做銷售要敢於承受各種挫折和打擊,要以平常之心去麵對顧客的拒絕。此外,還要不斷排除各種成交障礙達成交易。你知道顧客拒絕你的原因是什麼嗎?”
萊德曼先生說:“咱們公司的產品沒名氣,不好賣……”
經理說:“你在找借口,如果不改變你自己,就是名牌產品,你也銷售不出去。”
一個月的試用期到了,經理認為萊德曼先生缺乏自信,對公司沒有感情,也就沒有把他留下。
萊德曼先生對上司交代的事情沒有辦好,去找客觀原因為自己開脫,這表明他對公司缺乏認同感和敬業精神,沒有全身心投入工作。如果從自身剖析原因,主動承擔責任,這樣會很好地表現自己的責任感和高姿態,有助於上司客觀地認識事物全貌,並贏得上司的理解。
沒有完成工作任務給公司帶來損失或引起上司不快時,要及時向上司道歉,主動分析自己的過錯並承擔起相應的責任,然後再表示下不為例的決心,這樣才能得到上司的諒解。在職場,老板最不欣賞的就是不找方法找借口的員工。如果你是老板,你布置了一項任務給員工,員工不光沒有完成任務反倒為自己找一大堆借口,你會如何反應呢?
成功屬於那些善於找方法的人,而不是善於找借口的人。隻有主動尋找方法,才能盡快解決問題,你才能邁向成功。我們通常可以看到這樣的現象:兩個員工做性質相同的工作,一個加班加點、身心疲憊仍然做得不好,而另一個則輕輕鬆鬆地完成任務並得到上司的賞識。因為在這裏,方法起到決定性作用。隻有方法對了,你才能省力地完成任務。
聰明人在遇到問題和困難的時候,總是能夠全力去找方法解決,而不是找借口回避責任。找借口為自己的失敗辯解隻會加倍失敗,隻有去找方法才會有成功。那麼我們為何不選擇找方法呢?
事情搞砸了、做錯了、失敗了,不是反省自己的過失,查找失敗的原因,而是為自己的失敗找理由、找借口,甚至粉飾太平,掩飾失敗,這是在推卸責任,是一種極不誠實,極不負責的態度,不僅錯誤得不到更正,還會貽害無窮,造成同一個錯誤再度發生,或引發全局性的大敗局。
如果做錯了,問題遲早會暴露出來,不如直接麵對各種錯誤,千方百計找辦法盡早解決,以防事態進一步擴展。
有些不負責的員工在出現問題時,首先考慮的不是自身的原因,而是把問題歸罪於外界或者他人。“是別人的錯,與我無關。”“客戶太挑剔,否則早成交了。”“經理沒布置清楚……”在很多管理者看來,這些理由不會減輕你所要承擔的責任,更不會讓你把責任推掉。
當出現問題或過錯時,一位明智的員工應該堅決避免同樣的錯誤第二次發生,把過失的教訓轉化成為學習的機會。微軟公司就願意聘用那些曾經犯過錯誤而又能吸取經驗教訓的人,微軟公司的執行副總裁邁克爾·邁普斯說:“我們尋找那些能夠從錯誤中學會某些東西、主動適應的人。”
當你在工作中出現過失時,應該采取以下的行動步驟:
尋求原因:過失的原因何在?哪裏做得不對?是否沒有預防過失的方法?怎樣避免重複這樣的錯誤?如何將過失轉變為成功的方法?
共享教訓:總結今後應對哪一方麵特別留意,使其他同事從你的過失中獲得教訓,讓一個人的過失轉化成為所有人的經驗,以便他們能夠避免同樣的錯誤。
承擔責任在出現過失時,應該做的正確事情是,勇於承擔責任。你的任何辯白都可能成為推卸責任的證據,會對你的形象產生不良的影響;相反,主動地、誠懇地承擔責任可能會給你帶來勇敢、負責和誠實的好名聲,沒有人能不犯錯誤,但很少有人能主動承擔錯誤。
全力找方法吧,讓借口走開,假如你想成為一名一流員工,你就必須記住:一流員工找方法,末流員工找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