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有了更多的自主性,但這也意味著你必須要自己承擔全部的責任。從自我出發,依靠自己的力量,走出屬於自己的一條路。
工作效率至關重要
如果不注重工作效率,那麼,無論你對工作有多麼的投入,都隻能被解讀為“瞎忙”,“瞎忙”當然也就談不上有“產出”了。
“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隨著社會節奏的加快,現代人的時間觀念也越來越強。在市場競爭中那些雖然對工作很投入,但辦事效率低下的人,是很難用“投入”換取“產出”的,也很容易被競爭大潮所淹沒。
“效率”是工作量和投入資源的比率,對時間的有效管理直接關係企業員工工作效率的高低。有些職員整天在辦公室忙忙碌碌,由於在對時間的管理上產生了偏差,於是造成工作效率的低下。他們不是忙得沒時間,而是沒有管理好自己的時間。
沒有效率的投入沒有什麼意義,員工工作更要注重效率。
在我們的身邊總不乏被時間逼得暈頭轉向的人,精明的老板總能透過他們的工作內容,看出他們的本領,而無須探詢他們忙得團團轉的理由。因為,困難的工作不一定會使人顯得很忙,而終日忙得暈頭轉向的人不一定是個能幹的人。
員工不應被動地被時間牽著鼻子走,而應主動地把握時間、規劃時間、管理時間,讓有限的時間發揮更大的效用。一個會管理時間的人,總能泰然自若地待人處事,將應處理的事、應完成的事在自己規定的時間內完成,非常有效率。相反,一個不會管理時間的人,無論如何不會成為一個優秀的員工,他生命中的許多時光處在一種浪費狀態中,並隨時可能會浪費他人的時間。學會善於管理自己的時間,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這也是為了更好地享受有限的人生。
善於為時間立預算,做規劃,是管理時間的重要戰略,是時間運籌的第一步。利用好時間是非常重要的,一天的時間如果不好好規劃一下,就會白白浪費掉,就會消失得無影無蹤,我們就會一無所成。事實證明,成功與失敗的界限在於怎樣分配時間,怎樣安排時間。
你也許會對社會上那些著名的企業家、科學家、政治家感到懷疑,他們每天都有那麼多事情要處理,卻還能將自己的時間安排得有條不紊。不但能夠閱讀自己喜歡的書籍,進行休閑娛樂,並且還有時間帶全家出國旅遊,難道他們的一天不是24小時嗎?正確的答案是他們比別人更善於規劃時間。
“我做的每一件事都經過精心規劃,否則我不可能完成任何事。”擁有近20家分公司的陳老板說。陳老板成功地運用了許多重要的技巧和方法而攀上頂峰,其中很重要的一門技巧就是:充分利用時間。
他認為,要懂得時間的價值。他建議:“定期安排會議,同時限定會議時間的長度,務必不浪費每一分鍾。同時我凡事都事先預約,而且我認為每個人都會準時。”
陳老板認為,要控製好時間,以一種精打細算、有效率的方式利用你所擁有的時間。陳老板提醒大家:“謹記好好掌握每一件事,意思就是好好掌握時間。”
他說:“排定優先次序可以幫助你確定你已將最重要的事放在最優先的位置上。”陳老板建議:逐一檢查你的工作,列出什麼該在本星期之初就去做,什麼可以留待稍後再做,列出什麼應該一大早就做,什麼可以晚點再處理。
他認為,授權要慎重。讓自己專心去做主要負責的事務,把其他工作交給助手去做。他說:“你想插手的事情愈多,你浪費的時間就愈多。授權是對的,但還要確保,把工作分派給最佳人選。這麼做就等於多了好幾倍的你。”
最後,陳老板強調:不可拖拖拉拉。他說:“我為自己定下了一個規定,在我下班離開之前一定把工作做完。”拖延是偷時間的賊,所以今天該做的事絕不要延到明天才做。西方有一句諺語:“省下一分錢就等於賺到一分錢。”我們也可以這麼說:“省下一分鍾就等於賺到一分鍾。”
時間是一朵長在我們心中的百合。為了不讓我們的“時間百合”枯萎,為了督促自己執行工作,在工作之前,我們就應該慎重地製定工作進度表。“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如果我們能夠製訂出一個高明的工作進度表,並且能夠真正地掌握時間,就一定能在有限的時間內出色地完成老板交付的任務。
具體做法有:
(1)決不能做百科全書式工作計劃
著名企業家華納·布朗認為,行動“量”的多少並不重要,達到目的“質”比較重要。他說“行政主管本身‘做’了什麼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去‘推動完成’了什麼?”
將主要工作、內容扼要寫在計劃表上。你的計劃表範圍應該廣泛,但決不能做成百科全書。否則,你會力不從心。
有個好辦法可以確定你單子上的優先順序是否管用:反複查看單子裏的前十項是不是真的是最緊急和重要的事。
瑪麗·凱·阿什曾在創辦瑪麗·凱化妝品公司初期,聽到一則有關“如何提高工作效率”的故事,這個故事對她後來事業成功起了重大的推動作用,故事的大意是“每天寫下六件最重要的事,然後按順序執行”。瑪麗·凱說:“當我聽到這個故事後,心想,如果這個方法對別人有價值,對我同樣也會有價值。”因此,她開始在每天下班前也寫出明天要做的六件重要的事情,而且也鼓勵業務員這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