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識人的時候,領導者不應該以個人的喜好為原則,我們在選拔人才的時候首先要以公司崗位需要的人才作為判斷標準,而不去考察這個人符不符合自己的“口味”。
春秋戰國時期,管仲就是一位善於識人的伯樂,據《管子·大匡》記載,齊僖公生有公子糾與公子小白。齊僖公委派鮑叔牙輔佐小白,鮑叔牙個人不是很喜歡小白的為人,於是在家稱病不出。鮑叔牙是朝廷位高權重的人,他稱病在家,對朝廷的秩序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在主公的要求下,管仲和召忽去看望鮑叔牙,質問他為什麼不上朝,鮑叔牙誠懇地說:“古人曾言:知子莫若父,知臣莫若君。現在國君覺得我老了,能力不夠了,讓我輔佐小白,就是很好的證明。”召忽說:“如果你仍然不願意複出,我可以跟君王說你病重,那麼君王一定會免去你的職責。”鮑叔牙覺得是個好主意,十分認可。
但管仲卻反對,他說:“不行。位高權重的人本來任務就夠繁忙,你這一稱病,不知道積累多少軍政要務需要你處理,你不應該貪圖安逸,將來繼承君位的,還不知道是哪位公子呢,你還是早點兒複出吧。”
召忽說:“繼承君位的應該是小白吧。”
管仲卻說:“不對,雖然國人因為厭惡公子糾的母親而厭惡公子糾,反而同情小白沒有母親。但可以肯定的是,將來當國君的除了糾就是小白,隻有這兩種選擇。小白為人比較低調,也沒有足夠的小聰明,性子也很急,很少有人能夠理解小白。但如果是糾為君王,他性格敗壞,也會一事無成,到時候如果你鮑叔牙不出來安定國家,還有誰呢?”
召忽說:“如果在百年之後,國君去世,另立的國君卻不是我所擁護的人,就是能夠得到天下,我也不想活著。”
管仲說:“我作為百姓的兒子,君主的臣子,豈能放之江山而不顧?又豈能為了糾而犧牲?除非國家破、宗廟滅、祭祀絕,隻有這樣,我才去死。不是這3件事,我就要活下來。我活著對這個國家有利,我死了則是國家的損失。”
鮑叔牙說:“我應該怎麼做?”管仲說:“你明早照常上朝就是了。”鮑叔牙答應了,在以後的日子盡心盡力地輔佐小白。
在小白還沒有即位之前,管仲就看出小白在將來有可能被立為君主。在這一點上,管仲要比鮑叔牙、召忽更善於識別人才。
到後來,小白果然即位成了齊桓公,在鮑叔、管仲等人的護送下安全由魯國返回齊國。在小白回國之前,魯國國君曾經問齊國施伯對小白的看法,施伯說:“臣聞齊君惕而亟驕,雖得賢,庸必能用之乎?”意思就是齊桓公性急而驕傲,雖然有賢才輔助他,小白會不會用還是一回事呢?正因為這個評論,魯國國君才把管仲放回了齊國,從而成就了齊桓公的春秋霸業。
上麵是兩種識人的方法:施伯識人流於表麵,隻因齊桓公“惕而亟驕”而否定了齊桓公。而管仲相比則識人比較全麵,他認為雖然齊桓公性急,但在經曆更多的事情後,終究會有悔悟的一天。事實證明,管仲是正確的。
這兩種識人的方法告訴我們,識人不能隻看表麵,不能以自己的好惡為評判的原則,作為領導者,一旦參與了個人的主觀意識來識人,就會很難全麵地認識一個人。
作為管理人員,你要記住,工作就是工作,不要把個人感情或者喜好摻雜到工作中,這是一個職場人士具備的常識。如果選拔人才以自己的好惡為主,合乎自己心意者就是人才,不合乎自己心意者就是庸才,那麼領導者就會陷入了糖衣炮彈中,必將會造成不良的後果。
第6招:有德兼有才者才是真人才
人才是“人”與“才”的結合,人之道,在於德,如果一個人德行不好,即使他再聰明也不能重用。沒有“德”的人才會像個定時炸彈一樣,隨時會給企業致命的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