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5章 激發潛能的9個關鍵(1)(2 / 3)

例如,有些企業過分強調工作的效率,往往把員工在工作中需要做的知識總結的時間、改進或創新需要的思考和討論時間等都忽略了。這些都是重要但不緊迫的事情,看起來短期影響不大,但很可能令那些勤懇上進、胸有大誌的員工產生再幹下去也沒有發展前途的感覺,於是在失望中尋找新的企業。

因此,除了為員工提供升值和培訓的機會外,領導者還要從長遠著手培養員工,給員工提供一個良好的平台、一份長遠發展的事業,提供可持續發展的機會和空間,這樣會讓員工感到選擇公司不隻是選擇了一份工作,更是選擇自己一生的事業,如此自然會全力以赴地投入工作。

可以說,穀歌取得的成功源於其創辦人——當時還是學生的拉裏·佩奇和謝爾蓋·布林非凡的想象力。時至十幾年後的今天,穀歌已然發展成為擁有2萬名員工、市值高達200億美元的全球搜索引擎霸主,其成功的秘訣還在於他們重視人才,努力給每一位人才提供發展事業的平台。

作為信息產業,創新是一種持續性的生產力。為了鼓勵創新,穀歌鼓勵員工在上班時間嚐試不同的事情,員工可以利用20%的工作時間做自己工作以外的事情,這可以理解成一個星期一天或是每五個星期一個星期,拉裏·佩奇認為“總結提煉、分享學習、使用和創新,需要給員工一些時間”。這一點很特別,公司很多產品就是在這20%的時間裏開發出來的,比如穀歌新聞和穀歌電郵。

另外,穀歌還鼓勵員工們通過自主創新發展自己的事業,這可以是內部創業,也可以是外部創業。員工外部創業時,穀歌創業管理機構會根據投入的創業基金、創業者的智力和技術等劃分股份,作為合資方入股新創立的企業。當然,新創立的企業一旦盈利就必須按照比例與穀歌分成,成果顯著。

就這樣,穀歌對每一位年輕人都充滿了吸引力,穀歌優秀的計算機科學專家遍及世界各地,穀歌精彩的創新也來自四麵八方。

員工能否忠誠於一個企業,他們又為什麼要忠誠貢獻,其中最關鍵的因素是,在他們的成長道路上,作為領導者是否能夠對他們多多栽培。有多少企業願意讓一線工作人員,特別是骨幹人員,將10%~20%時間花費在創新上或知識傳承上呢?重視眼前利益,而忽略長遠利益,這就導致了留不住人才。

一個企業人何以擁有成功人生?這是一個目標管理的問題。企業在高速發展一段時間後,就會發現,員工專業能力稀釋了,導致了質量問題、成本控製問題、客戶滿意度問題、員工流失率問題。這時候,企業就不得不調整目標,放慢發展速度,加強員工專業方麵的訓練,調整幾年,再重振旗鼓。也有些快速發展的企業,因為員工能力和創新跟不上競爭的要求,就倒下了。

鑒於此,領導者一定要及時了解員工對環境的需求和想法,盡力提供有利於其施展才能的環境,給予有能力的員工一定的發展空間,鼓勵他們勇敢地創新,大膽地嚐試,自由地發揮,讓他們有充分的自由去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實踐自己的一些想法,這對於企業隻有益處沒有害處。

當然,要給員工一個發展事業的平台,還要注意把員工放到合適的地方去,我們在後麵的章節中將對此詳細闡述。

第71招:不斷挑戰極限,引爆員工的潛能

自古以來,就有這麼一個傳說:鯉魚隻要跳過龍門,就可以變成龍。鯉魚的祖宗把跳龍門的事一代一代傳下去,告訴自己的子孫,並且鼓勵它們去跳龍門。這不僅是出於“望子成龍”的心理,而因為在鯉魚家族裏如果能有一條鯉魚成了龍,豈不是全族的光榮?因此,世世代代,年年月月,鯉魚們都去跳龍門。

可是,沒有一條鯉魚能跳過龍門。河裏的烏龜勸告鯉魚說:“‘鯉魚跳龍門’,這是不切實際的癡心妄想。你們應有自知之明,何必去白花力氣呀!”鯉魚回答說:“不錯,我們鯉魚至今還沒有能跳過龍門的,但因為這樣高標準要求自己,鍛煉了我們鯉魚跳躍的本領,所以才能勝過河裏所有的水族,登上跳高冠軍的寶座。”

盡管沒有鯉魚能夠跳過龍門,但是“跳過龍門就能成龍”這一目標,一直激勵著世世代代的鯉魚們不斷地跳龍門,正是這樣一種高期望值的激勵措施,煉就了鯉魚們跳躍的本領與生存的才能。聯係到企業管理,隻有不斷地提高要求,利用高期望的願景激勵機製,才能最大限度地引爆員工的潛能。

在實際工作中,不少領導者們會發現這樣一個問題,有些員工原本是能力出眾的,而且工作熱情也很高,但是工作時間一長,尤其是有所成就之後,他們就會滿足現狀,不再積極進取,很多還淪為不起眼的人。麵對這種員工,領導者應采取的激勵辦法正是:不斷地提高要求,發展員工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