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8章 管理口才的7個技巧(1)(3 / 3)

含蓄,是一種巧妙的語言表達方式,也是一種充滿藝術性的說話技巧。在與他人交流的過程中,當你十分想表達自己內心的願望卻又難以開口之時,不妨使用含蓄的表達方法。它有時要比滔滔不絕更能達到你的目的,收到滿意的效果。

含蓄是一種美德,無論在時裝方麵還是在影視劇中,抑或是在彼此的交談中,含蓄都是一種彰顯美與德的藝術。從某些方麵來說,缺少了含蓄,也就缺少了美,更難以滋養出藝術之花。柳枝隨風飄舞、熾熱的陽光照耀在金色的海灘上,這是一種裸露而率直的美,但是,夕陽西下,煙雨彌漫卻是一種含蓄的美。

通常情況下,含蓄能幫助我們解除尷尬。巧妙地說出含蓄的語言,乍看起來似乎如蜻蜓點水,但卻從另一個層麵指出了問題的關鍵點。丘吉爾說過的一句話最讓人難忘:“英國在許多戰役中都是注定要被打敗的,除了最後一仗。”這句含蓄的語言既表明了英國的力量,也彰顯了含蓄的美德。

一天,查爾斯·斯科爾特發現幾個工人正在他所管理的美國鋼鐵公司的一家鋼鐵廠中肆無忌憚地抽煙,但在他們的頭上正好懸掛著一塊“禁止吸煙”的牌子。

如果將斯科爾特換成你,你會采取怎樣的做法呢?是走上前去,指著他們頭上的那塊大牌子說:“你們沒看到牌子上的字嗎?”還是走過去狠狠地責罵他們呢?也許很多領導者在看到這一幕的時候都會采取上麵兩種做法。但是,斯科爾特卻沒有這樣做。

他走到那幾位員工跟前,給他們每人遞上一根雪茄,然後說:“各位,如果你們可以到外麵去抽這根雪茄,我將不勝感激。”

幾位工人馬上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同時,他們也更加敬重斯科爾特了。

作為領導者,當麵說出員工的錯誤,隻會讓對方繼續這種劣行,而含蓄地說出自己心中的想法,則更容易達到好的效果。比如,一位母親為了讓自己孩子的英語成績得到提高,於是說道:“寶貝,你真棒,這次你的各科成績進步了很多,但是,如果你的英語成績再高一點兒的話,就更好了。”

領導者隻有學會運用含蓄式的表達方式,才能讓員工贏得體麵,這也是對他人的一種尊重。點破不說破,點到為止,最為巧妙,既能留下彼此回旋的餘地,同時也會引發對方的深思。

培根說:“交談時的含蓄和得體比口若懸河更可貴。”誠然,含蓄是一種非常有韻味的語言風格,既能達到“曲徑通幽”的玄妙,又能領略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美好結果,稱得上是一種微妙的表達效果。

第81招:用真誠的語言溫暖員工的心

心理學家驚奇地發現:能夠打動人心的溝通,應該是發自內心的,要口到、眼到、心到、情到,這樣才能讓自己的語言如同春風、春雨,暖透人心。

國內著名主持人在談到采訪經驗時說道:“問話不僅要使人‘懂’,還要使人‘動’,使人心動,與你產生共鳴。”雙方坦誠相見,抱著互利平等的心態,不要有居高臨下的態勢,不要給對方設置障礙、羅列難題,這樣便能夠獲得對方的信任,使得大家能夠在祥和的氣氛下交流,一起探討切磋。

真誠的語言無論對說者還是聽者都十分重要。說話的魅力不在於語言表達得有多麼流暢,而在於所表達出來的是否發自你的內心、是否是真誠的。古人雲:“功成理定何神速,速在推心置人腹。”說的也是這個道理。

在如今的社會中,競爭的壓力讓人情變得越來越冷漠,迫使人們戴上虛偽的麵紗,這種生活是痛苦的,對生命而言也是一種摧殘。所以,整個社會都在呼喚真誠,呼喚人與人之間真誠地協作,在工作中渴望真誠地切磋。

說話是一個信息傳遞的過程。正因為此,提高語言的表達能力,把話說好、說明白,不僅僅在於說話者能否準確、流暢地表達自己的思想,還在於你所表達的內容能否讓對方感受到你的真誠,能夠讓聽眾產生共鳴。換句話說,把話說好,關鍵在於能夠打動別人。因此,隻有讓自己的語言擺在真誠的台麵上,袒露你的心靈,彙聚你的真誠,讓語言融入情感性,你說的話才能說服聽眾。

人與人之間,無論是什麼關係,相互之間都應真誠相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