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9章 管理口才的7個技巧(2)(2 / 3)

星期六,公司聚餐,一位叫陳風的員工家裏有事,恰巧沒有參加。吃飯期間,一位同事說:“陳風今天沒來,真是太可惜了,這麼多的美味,他是享受不到了。”另一位同事開玩笑似地說:“陳風是好男人,好不容易休息一下,人家當然回家陪老婆了。”

部門的主管聽到這句話後說:“什麼老婆老婆的,他還沒結婚呢。”同事們都很好奇,說:“可是,陳風說他已經有老婆了。”

部門主管說:“他從年前的時候就吵嚷著過年回家結婚,結果回來之後就鴉雀無聲了。這顯然是沒結成嘛。估計是女方家父母沒同意,你看陳風長得也有點兒太對不起觀眾了。”

結果部門主管此話一出,剛剛熱鬧的吃飯場麵頓時冷清下來了,大家淡淡地吃完飯就離開了。部門主管從衛生間走出來的時候,忽然聽到兩個員工說:“還領導呢,怎麼能這麼說話?在背後揭員工的老底。”

此後,隻要有部門主管在的時候,大家說話都很小心,生怕哪天也被他揭了老底。

在與他人交往的過程中,一個人的言行舉止常常是其內心世界的反映,因此,領導者對於個人的言行舉止必須十分注意,因為這些言行可能會影響你在員工心目中的印象,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你的領導力降低。所以,領導者要時時反思自己的舉止言行,雖然隻是一些小節,但千裏之堤潰於蟻穴的道理也是需要牢記的。

作為領導,無論在任何環境中,你都是員工們關注的焦點人物,你的一言一行都可能成為人們議論和品評的話題。所以,領導的語言魅力在領導魅力中起著重要的作用。

作為領導者,當你在思考自己說話是否恰當之前,首先應該明白:你是什麼樣的領導者?以及你所領導的人又是怎樣的?在不同的環境中為了讓自己取得更大的成功,你就應該注意自己的說話方式。

領導會說話,可以在無形中增強其感召力、向心力和凝聚力。反之,領導說話不拘小節、信口開河,就會在員工中失去威望,並會降低自己的領導魅力。

第83招:話多不如話少,話少不如話好

如果你希望自己說的話能夠讓別人聽進心裏去,並產生好的效果,就不能嘮嘮叨叨,不厭其煩地重複,而應當在恰當的時候有重點地說出,將對方的逆反心理降到最低限度。

托爾斯泰說過:“人的智慧越是深奧,其表達想法的語言就越簡單。”所以說,真正打動人心的語言不是長篇大論,而是簡單而有力度的語言。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希特勒強勢進攻,而英國作戰失利,節節敗退,導致軍心動搖,士兵的士氣低沉。當時的英國首相丘吉爾認為應當作一場鼓舞士兵士氣的演講,拯救自己的國家。

當天,丘吉爾拄著拐杖,慢步走向講台,然後用眼睛橫掃了一下整個軍營,語氣堅定地說:“永不放棄!”

接著又掃視了整個軍營,繼續堅定地說:“永不放棄!”整個軍營安靜極了,大家都用崇敬的目光看著自己國家的首相。

然後他又掃視了一次整個軍營,大聲地說:“永不放棄,永不放棄,永不放棄,永不放棄!”全體士兵此刻無比興奮,軍營中響起了熱烈的歡呼聲。

此後英國擊敗了德國人的進攻。

這就是被後人稱頌的英國首相丘吉爾的著名演講,同時也是世界上最精短的演講。

史書中記載,子禽問自己的老師墨子:“老師,一個人話說多了有沒有好處呢?”墨子回答說:“話說多了有什麼好處呢?就像池塘裏的青蛙整天呱呱叫,卻從來沒有人注意它。但是,公雞在天亮時僅僅叫幾聲,而大家就知道天就要亮了,該起床了,所以話不要多說,而要說在有用的地方。”

看到這裏,你的感想如何呢?在這個效率至上的時代,不要總是用一些長篇大論來耗費彼此的時間,折磨別人的耳朵了,尤其是公司的領導,如果你能簡短而有重點地表達自己的思想,員工會更願意傾聽,否則你說起話來滔滔不絕、引經據典,明明10分鍾能說完的話,而你卻羅羅唆唆地說了40分鍾,甚至一個小時,也許你還意猶未盡,但員工已經厭煩至極了,甚至背地裏還會說“就那麼點兒事,幾分鍾就能說完,非羅羅唆唆磨嘰這麼久,真是浪費我們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