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1章 恰當批評的7個技巧(2)(3 / 3)

一個人犯了錯誤,這並不代表他是一個一無是處的人,就如同一個人什麼錯誤都不會犯,但也不能說他萬事都能做好的道理一樣。因此,領導者一旦發現員工出現了問題,或者犯了錯誤,想要為他糾正錯誤,就必須要注意方式方法。

在工作中,最有效的辦法之一就是采用暗示的方式去批評。因為當你采用這種方法去提醒員工的時候,就等於在給他一種心理暗示:你應該注意一點了,或者應當及時改正。這樣對方就不會覺得有失麵子,你的忠言也會更順耳,對方也就更容易接受你的批評和建議。

人是一種十分看重自尊和榮譽的動物,生活中,很多人之所以不願意接受對方的批評或者建議,主要就是因為他們擔心會傷害到自己的自尊和榮譽。所以,在職場中,當領導想要指出員工的錯誤時,如果能夠運用含蓄委婉的暗示方式去批評,反而更能達到使其改正錯誤的目的。

第91招:良藥既可以爽口,忠言也可以順耳

如果在現實生活中,你的批評既讓人接受,又能讓人聽起來順耳,這樣批評的效果豈不是更好。

在工作中,每個人的能力都是不同的,不可能每一項工作都適應於每一個人,所以,犯錯誤也是不可避免的,自然,被批評也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在現實生活中,有的領導喜歡批評得尖銳一些、嚴厲一些,結果導致批評的效果適得其反。所以,在對他人進行批評時,也要懂得讓忠言變得悅耳,這樣才會起到更大的作用。

忠言“逆耳”或者“順耳”,完全取決於領導是否掌握了批評的語言藝術與方式方法。換個角度說,“忠言逆耳”是出於誠意的批評,但為什麼很多人常常將誠意的批評加入否定或者生硬的口氣不可呢?如果能夠在“忠言”中加入一些溫和的口氣、委婉的方式,不是會更讓對方如沐春風、更容易讓人接受,也更具說服力嗎?

一次,有個戰士在站崗的時候睡著了。一位指導員發現後,嚴厲斥責戰士:“我多次強調,站崗決不能睡覺,你還是把我說過的話當做耳旁風,回去後寫檢查……”

戰士感到很沮喪,心想,寫就寫,那我繼續睡。

不一會兒,又過來一個指導員,他卻和藹對戰士說:“你困了,是吧,你先去睡一會兒,我替你站一會兒。但是以後可不能這樣了,戰士站崗睡覺,如果在戰爭年代,這就非常嚴重了,由於你的疏忽,可能會導致一個連的士兵都會丟掉生命……”

戰士聽後承認了錯誤。

兩位指導員在發現戰士站崗睡覺,對其進行批評時雖然都是出於誠意,但一個忠言逆耳,另一個忠言順耳。結果,戰士因為第一位指導員的批評逆耳,產生了對立情緒。第二位指導員忠言順耳,善於疏導,使戰士承認了錯誤。

由此看來,“忠言順耳”與“忠言逆耳”僅僅一字之差,批評的效果卻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生活中,我們常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當自己的親朋好友陷入困境或者遇到不開心的事情時,你出於好心地勸導他們,卻不被對方接受,“好心被當成了驢肝肺”,搞得雙方都不愉快。還有一些人不經意間說出了批評之語,並強調說:“我對事不對人,都是為你好。”但是如此做法並不能減輕批評之後對他人造成的傷害。還有一些人總是喜歡抬高自己,時不時擺出一個高高在上的姿態批評別人,好像隻有這樣才能顯示出他們的權勢,其結果往往是不但刺痛了對方,而且自己也受到傷害。

可以說,很多批評者都是出於好的心理去批評他人,很多被批評者也都知道忠言逆耳利於行,但這種方式卻遭來很多人的反感,難以達到預期的效果。

為什麼會如此呢?還需要從語言藝術方麵做一下自我反思。

在現實生活中,人們更喜歡聽順耳的忠言。在指出他人錯誤時,如果能夠掌握一些方法,采用一種恰當的方式委婉地啟發對方,才會使“良藥”喝起來帶有一些甜味,讓“忠言”聽起來更悅耳。唯有如此,才能使自己的批評更利於對方接受。

領導們在批評員工時,要懂得唯有忠言方能順耳,駕馭好語言的藝術、采用靈活的方式批評教育他人,才能真正解決好問題。有時領導們僅僅說出一番發自肺腑的“家常話”,就能使員工欣然接受,達到事半功倍的目的;而有時雖然領導者的期望值很高,但由於批評的方式方法不對,結果事與願違、徒勞無功。

所以,領導在批評員工的時候不妨多一些順耳的直言,委婉啟發,多一些溫情,少一些武斷,那麼批評的效果將會好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