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簡公見盟軍大兵壓境,驚恐萬狀,連忙召集大臣商議。大家覺得這樣朝晉暮楚的確也不是長久之計,於是決心歸順晉國。鄭簡公便派人到晉悼公那兒去請罪求和,表示願意永遠歸順,並送去了大批禮物。
晉悼公同意了鄭國的請求,撤兵回國。
解決了鄭國的問題後,晉悼公想到了魏絳的功勞,於是便把鄭國送來的16名歌女和2套高級組合樂器賞一半給他,並對他說:“先生教我和戎狄友好,使我免去了後顧之憂,安定了中原各國。8年之中9次召集各國諸侯開會,好不威風!現在我們晉國和各諸侯國的關係,就像這些樂器一樣,演奏得非常和諧。所以,讓我們來分享這些鄭國送來的禮物吧!”魏絳辭謝道:“同戎狄和好,這是托我們國家的福;8年之中9次召集諸侯,這是托大王的威靈,大家的辛芳,我有什麼貢獻呢?現在,我倒希望大王在享受勝利的快樂時能夠考慮到國家今後的事情。古書上說:‘居安思危。’意思是處在安定的環境裏要考慮到可能出現的危險和困難。有所考慮才會有所準備,有所準備才可以防止禍患,我鬥膽用這些話來勸勉大王。”悼公說:“先生教我,我怎敢不聽從!沒有您上次的告誡,我哪來今天的成就呢?論功行賞,這也是國家的規定。先生還是領受了吧。”魏絳這才接受了賞賜。
石顯的詭計
漢元帝時,宦官石顯當上了中書令。由於他一向專權弄勢,為非作歹,得罪了朝廷中一大批人,他自知有把柄在別人手中,就做賊心虛,生怕有一天皇上會聽取別人的意見,將他廢黜。於是,他一麵常常竭力向漢元帝表白忠心,一麵又在耍弄真真假假一套騙人把戲。
石顯曾被漢元帝差遣到各官府中去征集財物。他先向皇上稟告說:“我怕深夜回來時宮門已經關閉,請皇上下令,到時請管宮門的官員為我開門。”皇帝同意了。
石顯故意在深夜回來,然後口稱有皇帝的詔令讓管宮門的官吏為他開門進宮。鬧得守宮門的人十分不愉快。
第二天早朝時,果然有人向皇帝上書,告石顯假造君命開了宮門。
漢元帝收到這封上書後笑著給石顯看。石顯頓時像個小孩子受了委屈一樣,掉著眼淚說:“陛下您過分地錯愛我這個小臣,眾下屬官員都因此而嫉妒我,想陷害我。”漢元帝又好言安慰了一番。自此後,漢元帝推斷,可能是有人在故意陷害石顯,也就越來越寵信石顯了。
防患於未然
有一戶人家建了新房子,但廚房沒有安排好,燒火的土灶煙囪砌得太直,土灶旁邊堆著一大堆柴草。
一天,這家主人請客。有位客人看到主人家廚房的這些情況,就對主人說:“你家的廚房應該整頓一下。”主人問道:“為什麼呢?”客人說:“你家煙囪砌得太直,柴草放得離火太近。你應將煙囪改砌得彎曲一些,柴草也要搬遠一些,不然的話,容易發生火災。”主人聽了,笑了笑,不以為然,沒放在心上,不久也就把這事忘到腦後去了。
後來,這家人家果然失了火,左鄰右舍立即趕來,有的澆水,有的撒土,有的搬東西,大家一起奮力撲救,大火終於被撲滅,除了將廚房裏的東西燒了一小半外,總算沒釀成大禍。
為了酬謝大家的全力救助,主人殺牛備酒,辦了酒席。席間,主人熱情地請被燒傷的人坐在上席,其餘的人也按功勞大小依次入座,唯獨沒有請那個建議改修煙囪、搬走柴草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