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之後的人,萬不可權令智昏、利令智昏,隻作解剖別人的專家,而不能解剖自己。
楊布打狗
從前,在一個不太出名的小山村,住著一戶姓楊的人家,靠在村旁種一片山地過日子。這戶人家有兩個兒子,大兒子叫楊朱,小兒子叫楊布,兩兄弟一邊在家幫父母耕地、擔水,一邊勤讀詩書。這兄弟兩人都寫得一手好字,交了一批詩文朋友。
有一天,弟弟楊布穿著一身白色幹淨的衣服興致勃勃地出門訪友。在快到朋友家的路上,不料天空突然下起雨來了,雨越下越大,楊布正走在前不著村、後不落店的山間小道上,隻好硬著頭皮頂著大雨,被淋得落湯雞似的跑到了朋友家。他們是經常在一起討論詩詞、評議字畫的好朋友,楊布在朋友家脫掉被雨水淋濕了的白色外衣,穿上了朋友的一身黑色外套。朋友家裏招待楊布吃過飯,兩人又談論了一會兒詩詞,評議了一會兒前人的字畫。他們越談越投機,越玩越開心,不覺天快黑下來了,楊布就把自己被雨水淋濕了的白色外衣晾在朋友家裏,而自己就穿著朋友的一身黑色衣服告辭朋友回家。
雨後的山間小道雖然是濕的,但由於路麵上小石子鋪得多,沒有淤積的爛泥。天色漸漸地暗下來了,彎彎曲曲的山路還是明晰可辨。晚風輕輕吹著,從山間送來一陣陣新枝嫩葉的清香。要不是天愈來愈黑下來了,楊布還真有點兒雨後漫遊山岡的雅興哩!他走著、走著,走到自家門口了,還沉浸在白天與朋友暢談的興致裏。
這時,楊布家的狗卻不知道是自家主人回來了,從黑地裏猛衝出來對他汪汪直叫。須臾,那狗又突然後腿站起、前腿向上,似乎要朝楊布撲過來。楊布被自家的狗這突如其來的狂吠聲和它快要撲過來的動作嚇了一跳,十分惱火,他馬上停住腳向旁邊閃了一下,憤怒地向狗大聲吼道:“瞎了眼,連我都不認識了!”於是順手在門邊抄起一根木棒要打那條狗。
這時,哥哥楊朱聽到了聲音,立即從屋裏出來,一邊阻止楊布打狗,一邊喚住了正在狂叫的狗,並且說:“你不要打它啊!應該想想看,你白天穿著一身白色衣服出去,這麼晚了,又換了一身黑色衣服回家,假若是你自己,一下子能辨得清嗎?這能怪狗嗎?”楊布不說什麼了,冷靜地思考了一會兒,覺得哥哥楊朱講的也是有道理的。狗也不汪汪地叫了,一家人重新又恢複了原先的快樂。
這篇故事說明:若自己變了,就不能怪別人對自己另眼相看。
別人另眼看自己,首先要從自己身上找原因,不然的話就像楊布那樣:一身衣服變了,反而怪狗不認識他。
龍王與青蛙
龍王住在海底深處,傳說它是水族中的至尊,水中一切動物都是它的臣民;龍王還能呼風喚雨,它的一舉一動都會給民間百姓帶來很大影響,因此,民間百姓雖不是水族動物,也同樣對龍王頂禮膜拜。
一天,龍王出外巡遊,在海濱遇上了一隻青蛙。龍王和青蛙互致問候以後,便友好地攀談起來。
青蛙問:“龍大王您居住的地方是怎樣的呀?”龍王說:“我住在宮殿裏,那不是一般的宮殿,那是海底宮殿,是用珍珠寶貝建造的,裏麵珠光寶氣、金碧輝煌。”接著龍王又問青蛙說:“那麼你居住的地方又是什麼樣子呢?”青蛙回答說:“我住的地方嘛,在山間小溪邊,那裏有綠色的苔蘚和碧綠的青草,還有清亮的泉水和潔白的山石,簡直美麗極啦!”說著,青蛙高興起來,便問龍王道:“龍大王,您高興和發怒的時候是怎樣的呢?”龍王說:“我高興的時候,就給人間適時降下滋潤的雨水,使五穀豐登;我發怒的時候,就刮起暴風,使天地間飛沙走石,然後,再加以霹雷閃電,使得千裏之內寸草難留。”說完,龍王又問青蛙說:“不知你在高興和發怒的時候是怎樣的?”青蛙回答說:“我跟龍大王您完全不一樣。我高興了,就在風清月明的夜晚亮起我的歌喉,一個勁地‘呱呱’鳴叫,唱上一陣;我要是發怒了,就先睜大眼睛凸出眼珠子,接著便鼓脹起我的肚子,表示我的氣憤,最後把肚子這麼脹過以後也就罷了。我就這麼大能耐。”其實,世上萬事萬物間的差別是很大的,有多大能力就幹多大的事情、起多大的作用,因此沒必要強求一個標準、一種模式,還是根據各自力所能及的實際情況辦事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