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0章 第三十計認識自我(1)(3 / 3)

醜婦效顰

春秋時代,越國有一位美女名叫西施。她的美貌簡直到了傾國傾城的程度。無論是她的舉手投足,還是她的音容笑貌,樣樣都惹人喜愛。西施略用淡妝,衣著樸素,走到哪裏,哪裏就有很多人向她行“注目禮”,沒有人不驚歎她的美貌。

西施患有心口疼的毛病。有一天,她的病又犯了,隻見她手捂胸口,雙眉皺起,流露出一種嬌媚柔弱的女性美。當她從鄉間走過的時候,鄉裏人無不睜大眼睛注視。

鄉下有一個醜女子,不僅相貌難看,而且沒有修養。她平時動作粗俗,說話大聲大氣,卻一天到晚做著當美女的夢。今天穿這樣的衣服,明天梳那樣的發式,卻仍然沒有一個人說她漂亮。

這一天,她看到西施捂著胸口、皺著雙眉的樣子竟博得這麼多人的青睞,因此回去以後,她也學著西施的樣子,手捂胸口、緊皺眉頭,在村裏走來走去。哪知這醜女的矯揉造作使她原本就醜陋的樣子更難看了。其結果,鄉間的富人看見醜女的怪模樣,馬上把門緊緊關上;鄉間的窮人看見醜女走過來,馬上拉著妻子、帶著孩子遠遠地躲開。人們見了這個怪模怪樣模仿西施心口疼在村裏走來走去的醜女人,簡直像見了瘟神一般。

這個醜女人隻知道西施皺眉的樣子很美,卻不知道她為什麼很美,而去簡單模仿她的樣子,結果反被人譏笑。看來盲目模仿別人的做法是愚蠢的。

感受內美

春秋時期,衛國有個名叫哀駘它的人,他的容貌雖然很醜陋,可不管是男人還是女人都非常喜歡和他交往,相處親近隨和,舍不得離去。有一些女人甚至說:“與其做別人的妻子,還不如做他的小妾。”他一無權位二無財產,也沒有什麼高深的理論和顯赫的功績,可是外表粗陋、其貌不揚的這位醜人卻受到幾乎所有人的喜愛和讚美,這使得魯國的魯哀公驚異不已,於是就派人把他從衛國請回魯國加以考察。

相處不到一個月,魯哀公覺得他在平淡中確有不少過人之處,不到一年,就很信任他了。不久,宰相的位置空缺,魯哀公便讓他上任管理國事,可他卻淡淡然無心做官,雖在再三要求下參議了國事,但不久還是辭謝了高位厚祿,回到他在衛國的陋室中去了。

對此,魯哀公求教於孔子:“他究竟是怎樣一種人呢?”孔子借喻道:“我曾經在楚國看見一群小豬在剛死的母豬身上吃奶,一會兒都驚恐地逃開了,因為小豬發現母豬已不像活著時那樣親切。可見小豬愛母豬不是愛它的形體,而是愛主宰它形體的精神,愛它內在的品性。哀駘它這個人雖然外表不美,但他的品德和才情等內在之美必定已超越一般人很多,所以您和許多人才喜歡他。”這個故事告訴我們,隻有內在的美才可靠長久,值得追求和尊崇。雖然外在的容貌、身材、風采和權位、財產等也很吸引人,可內在的品德、學識、才能和真誠、自信等給人的感受則更有魅力。

愛發脾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