竭力描繪太平盛世的景象,悄悄地消除了皇帝所親狎之人的讒言。這是曹參的大智若愚。不去遮蓋短處,恰恰可以看出長處。
王莽謹慎做人
說一個人不要鋒芒太露,不是教人偽裝自己,而是辦事要分清主次,講究方法。常言道:“大智若愚”。是說一個人平時不咄咄逼人,到緊要關頭自然會發生功效,這就是“中流失船,一壺千金”的含義。一個人一生要做的事很多,不可能件件都要勞心傷神,隻有碌碌無為的人才會整天為瑣事纏身,在世俗麵前誇耀自己的才華。
西漢末期建立新朝的王莽,年輕的時候特別孝順長輩,謙恭下士,勤儉節約。
王莽很孝順母親,尊敬嫂子,對伯伯、叔叔十分有禮貌。他有七個叔伯,他伯父王鳳執掌朝政大權的時候,他的六個叔叔競相比賽,看誰驕橫、奢侈。王莽對他們很反感,從不和他們為伍,而是誠懇、虛心地待人,讀書很刻苦。他不講究穿戴,普通得好像窮苦百姓家的孩子一樣。
伯父王鳳有一次生病,王莽像親生兒子一般精心伺候他,白天煎湯熬藥,晚上衣不解帶地守在病床前,大家都誇王莽懂得孝悌忠信。叔父王商情願把自己的一部分封地送給他。大家都很喜歡王莽,紛紛在太後和漢成帝麵前推薦王莽,一些有名望的大臣還上書給漢成帝誇讚王莽。於是,漢成帝就拜王莽為光祿大夫侍中,後來又做了大司馬,掌握朝政大權。
王莽做了大司馬後,更是小心謹慎,為人謙恭有禮。為了得到名臣賢士的輔佐,提高自己的威望,他廣泛搜羅天下人才,恰如其分地使用,所以四麵八方的不少知名人士都來投奔他,他又把自己的俸祿和皇上賞賜的東西都拿出來分送給大家,大家更死心塌地地為他出力了。
這時的王莽依然十分注意節儉。他和家裏人都是粗茶淡飯,布衣短裙,能夠不饑不寒就滿足了。
有一次,他母親病了,朝中大臣紛紛打發自己的夫人來探視。
這些大臣的夫人們個個打扮得花枝招展,佩戴的珠寶首飾叮當作響。他們坐著高級的馬車,趾高氣揚地來到大司馬王莽家門前。到大門外來迎接的是大司馬的夫人,隻見她穿著普通的衣服,裙子很短,沒拖到地上。那些雍容華貴、珠圍玉繞的貴婦人還以為是王府裏的使喚人,一聽說是大司馬夫人,真是又驚訝又羞愧。回去一說,從此大家便都知道了大司馬家裏的生活遠遠趕不上一般官員家,簡直和普通老百姓差不多。
由此,人們更加尊敬王莽,認為他是一個廉潔奉公的好大臣。
郭德成做糊塗人
作為處世攻防策略,古人講究“君子藏器於身,待時而動”。“和為貴,忍為高”,向來被視為處世的金科玉律。
明代洪武年間,郭德成做驍騎指揮,他的妹妹也在宮中當妃子。
一天,郭德成到宮中拜見明太祖朱元璋。朱元璋同他談了一些事情以後,郭德成就準備告辭了。這時,朱元璋拿出兩錠黃金塞到郭德成袖中,對他說:“回去以後不要告訴別人。”郭德成見皇上如此厚愛,恭恭敬敬地收下了金子,向皇上行了大禮,走了。趁皇上不在意時,他又將金子裝在了靴筒裏。
快要走出宮門時,郭德成有意假裝喝醉了酒,跌跌撞撞地向門口走去。快要靠近守門人了,他又突然歪歪斜斜地站住,有意脫下自己的靴子,隻聽一陣響聲過後,黃金已全部倒在了地上。守門人發現了,立即上前將郭德成逮住,問道:“郭大人,你這是怎麼回事?
對不起,在事情未查清之前,請你暫留宮中。”郭德成繼續裝醉,哼哼呀呀的說不出個名堂來。
守門人立即向上稟報,大家都知道郭德成與皇上關係非同一般,就將此事報告給了朱元璋。
朱元璋一聽,感到郭德成真是窩囊,沒好氣地對來人說:“他的那兩錠金子是朕賜給他的。”這樣,郭德成才得以攜帶金子出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