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章 確立“以人為本”的教改方向(2)(2 / 3)

以前韓國的小學生在成績單上以“秀”、“優”、“美”、“良”、“佳”來表示成績,並據此劃定學生的等級。這樣的評價方式引起了不必要的競爭和過重的學習負擔。現在的成績單取消了那樣的分級,把所有的評價以敘述的方式來表示。隨著國際化、信息化時代的到來,韓國學校教育正努力克服劃一性、條規性,同時育成多樣性與創意性,所以要求改變教育方法與評價體製。直接評價創意性、問題解決能力等高等思考機能,並積極伸張這種能力。這樣學校就需要新的評價方式。“育成創意的人才”並不是在這一兩年才成為學校的教育目的,可是傳統評價方式與步驟阻礙學生的創意性的育成。隨著韓國教育改革的深入和開放教育在小學的擴散,人們對教育的評價也進行了研究。評價的理由、目的、內容與方法都有所改變,而評價的記錄方式與用途也發生了變化。1998年在韓國小學實行“以人為本”的遂行評價製就是變化之一。

一、遂行評價的含義

作為從實踐中湧現出的評定方法,盡管遂行評價在韓國的出現已有多年的曆史,但是很難給它一個確切的定義,這是由遂行評價的性質決定的。它們通常是與特定情景或發現這種方法的學校聯係在一起的。

從語義分析來看,遂行評價是對在學習過程中學習活動情況的一種評價。對於教師而言,進行評價是教師對學生的敘述性主觀式評價與觀察表現和態度的評價結合起來完成的。對於學生而言,遂行評價不是讓學生選擇問題的答案,而是讓學生自己把正確的大致內容表現出來的評價方法。特別是在道德、體育、音樂、美術、實科等培養學生具有正義感及培養學生技能的、創造的學科,要放棄用選擇型試題來評價,而是製定適當的評價標準與方法評價學生的態度、表現與技能等實際情況。

二、遂行評價的內容和方法

(一)評價內容

1.學習興趣

通過觀察、提問、座談、問卷等方式了解學生對課程學習的興趣情況,原來有興趣的學生是否保持甚至加強了學習興趣,原來興趣不高的學生是否有所改進。學生是否有濃厚的學習興趣在很大的程度上影響學習效果。特別是在小學階段,保持並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極其重要的。

2.道德品行

通過觀察學生參與一些特別活動,如班級活動、學校活動、俱樂部活動、團體活動等的表現以及學生對活動的參與度、活動的願望、態度變化來評價學生是否具有責任感、協同性、自主性、正直性等方麵的實際情況。

3.情感、策略發展狀態

在學生課堂聽講、回答問題以及學生對話、小組討論等活動中觀察了解學生的主動學習態度和合作學習情況。同時了解學生是否能根據不同的學習任務調整學習策略。

4.能力發展水平

學生依靠自己的力量去獨立思考,進而學會獲得知識經驗、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甚至對某一問題能夠朝不同的方向思考,得出新奇獨特的答案。當學生從不同的途徑、運用不同的方法解決了某一問題之後,可通過評價指導他們回過頭來,對經曆的途徑、采用的方法進行分析比較,從而進一步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評價的方法

進行評價要求評價多元化性、主體性、開放性。因此它的評價方式也是多樣的。其評價方式包括:

1.學生學校生活記錄簿。

2.教師觀察學生課上各種活動表現記錄表。

3.小組共同完成任務的報告。

4.學生階段性地對自己各項技能發展方麵的認識或評價。

5.學生對自己努力程度以及學習效果關係的評價或認識。

6.同學相互間對努力程度以及學習效果關係的評價或認識及反思。

這些評價促使學生意識到自己的進步與不足,增強信心,明確努力方向。

學生學校生活記錄簿是遂行評價常用的評價方式。下麵我們來看一看韓國小學學校生活記錄簿中記載的內容。

學校生活記錄簿中記載的內容包括:學生的自然情況;學曆、身體發育狀況;技能、忍耐、適應性等的標準化心理檢查狀況;校長可以認定的在校內外各種大會授獎經曆;從國家認定的機構裏取得的各種資格狀況;學生的特長和興趣;學生家長對學生前途的希望及班主任老師的意見。對5、 6年級學生還要有前途指導狀況、特別活動狀況、服務活動狀況和活動能力等。同時,還要把記下的各項目資料綜合起來,簡單記錄在綜合意見欄中,以便對學生進行總體評價。下麵對學習進步狀況、特別活動狀況及活動能力狀況做一些補充說明。

在學習進步狀況欄中,需要寫的內容是對小學1、2年級要寫出綜合性的評價,把學生的學習活動和進步程度、特征等以文章的形式記述,要盡可能把一個學生在學習上取得的優異成績寫進去。

在特別活動狀況欄中,重點應放在各領域(班級活動、學校活動、俱樂部活動、團體活動等)的活動參與度、活動願望、態度變化等。以平時觀察的學生活動狀況累積記錄的資料為基礎,由班主任老師將活動實績、進步程度、行動變化、特長等綜合起來,評價的結果以文章的形式記述。在學校活動欄中還要記入參加俱樂部活動的部門名稱,在其中起的作用及綜合的活動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