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英才教育的傳統與現狀
在教育逐步走向大眾化、普及化的今天,許多國家仍然非常重視英才教育,不斷采取各種措施,完善英才教育製度,改革英才教育課程與教學體係,推進英才教育的不斷發展。這些國家的英才教育製度值得我國借鑒。
在韓國,“英才”的特別內涵是:“具有非凡的才能,為了開發其潛力需要‘特殊’教育的個人。”一直以來,韓國政府不提倡對於英才的專門培養,認為這有悖於憲法精神。《韓國憲法》第31條第4項明確規定:教育的民主、專門性、政治中立是由韓國憲法所保障。通過國家憲法,自主自律已成為韓國學校教育的生命線。
20世紀80年代,韓國發起麵向21世紀基礎教育改革運動。英才教育問題成為新的爭論話題。韓國公眾表示,政府為英才學生專門提供豐富的教育計劃對於普通學生參加大學入學考試競爭是不公平的。1983年,韓國第一所科學中學成立,主要提供科學領域的特色教學。1999年,科學中學達到16所。此後,相關領域的特色中學產生,例如外語學校、藝術學校、體育學校等。2000年類似的特色學校共計78所。盡管如此,這些學校根據韓國《教育基本法》設置,但是並未對英才學生提供足夠的學術幫助。
亞洲經濟危機後,為了挖掘卓越人才,開發其潛力,通過實施符合其能力及素質的教育、實現其自我價值、更好地為國家和社會發展做出貢獻,1999韓國製定了《英才教育振興法》,並於2000年3月1日起實施。此法第2條規定:國家為了振興英才教育應加強以下幾個方麵的政策,即製定有關英才教育的各種綜合計劃;英才教育內容及方法的改善和補充;英才教育及教育班級的設立和管理;支持英才教育所需的費用;製定有關振興英才教育的其他政策等。法律還專門規定了實施英才教育的教育機構:普通學校的英才特殊班、英才教育中心、英才特殊學校。每一個學校委員會資助管理英才教育機構。
英才教育的對象是從全國高中以下各級學校的在校學生中選拔的。其選拔標準必須具備下列之一的卓越才能和優秀潛力,即包括普通技能、對學問的特殊興趣、創造性的思考能力、藝術才能、身體才能及其他各種才能。
2002年,國際學生評價計劃(PISA)表明,韓國5%的頂尖學生的成就表現比普通學生要糟糕。2003年在30個歐洲經濟合作組織(OECD)成員國家比較中,韓國普通學生的科學成績排名第一,數學成就排名第二,閱讀成績排名第六。但是,韓國5%的頂尖學生的相關成績排名情況分別是科學成績排名第五,數學成績排名第六,閱讀成績排名第二十。歐洲經濟合作組織建議,韓國應該重視優秀學生的教育,最好啟動英才教育項目計劃,激發這些學生的潛能。
2003年,韓國為中小學英才教育培訓了4 457名教師。目前,韓國全國有2.6萬名中小學生在接受英才教育。政府計劃到2007年使接受英才教育的小學生人數達到4萬名,同時為低收入家庭的孩子提供更多接受英才教育的機會。
為此,教育人力資源部將在2010年底前新建2所英才學校和58所英才教育院,並在2007年底前在50%的初、高中實施不同級別的移動授課,並於2006年實行提前修大學課程的製度 (AP- Advanced Placement)。
同時計劃多培養6千名英才教育專業教師,推進提前升班、提前畢業機製,並實行針對貧困家庭學生的英才教育方案。
為了實施英才教育製度,各校將對前1%學生選拔英才,並在設在大學、教育廳等外部機構的英才教育院或校內英才班進行落實。進入英才學校或科學高中、外國語高中、藝術高中、體育高中等特殊高中的學生也將接受英才教育。
為了進一步擴大英才教育,教育部決定分別在2007年和2009年建設藝術英才學校和信息英才學校。目前隻有一所(釜山科學英才學校)英才學校。
另外,還決定對於由教育廳和大學運營的英才教育院,從目前的192所增加到2010年的250所,並把設在各級學校的英才班級從目前的253個增加到350個。同時,計劃在2010年底前,也把英才教育專業教師增加到11 000名。
二、韓國英才教育製度對我國的啟示
綜觀韓國英才教育製度的形成與發展,我們可以發現適合英才成長的教育教學製度,應體現這樣幾個特征:即開放性、多樣性、主體性。
所謂開放性,是指教學活動不是在封閉的狀態下進行的,對內對外都要實行全方位的開放,尤其要瞄準國際教育科技發展的前沿,吸納百川,為我所用。同時在教師的選配,學生的選拔,學習內容和學習方式的選擇上也應該是開放式的。
所謂多樣性,是指在培養目標、辦學形式、教學模式、評價方式、升學製度等等方麵的多重構建,真正為因材施教創造條件,使學生具有與自我發展相一致的選擇對象和選擇權。所謂主體性,是指在生活、學習和管理諸方麵都要體現以學生的發展為本的思想,重視學生個性的陶冶,強化學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超越,使學生形成高尚的人格和創新的品質,並具備很強的創業能力。與英才教育相適應的製度創新涉及到教育教學領域的方方麵麵,是一項複雜而艱巨的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但是,培育英才,事關國運,必須加快英才教育製度創新的步伐,以便在我國盡快開拓出符合素質教育精神的英才教育的新天地。
韓國的精英教育振興計劃
韓國是當今世界上實施平等教育製度的國家之一。自上世紀70年代起,韓國推行一種教育平等化政策,不管是城市還是農村,適齡學生都機會均等地接受教育。然而,長期平等教育的弊端顯而易見,擇其大者是良莠同修。然而,人人受教育並不等於人人都能成為人才。於是韓國政府出台了精英教育擴大計劃,改革人才培養機製,給天資聰明的學生以特殊教育。人說“居者有其屋”,韓國提倡“學者有其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