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章 英才教育和精英教育同舉並重(3)(2 / 2)

6.英才教育師資缺乏專業性

英才教育的師資必須是一流的,但是韓國在英才教育師資提供方麵有一定障礙。一方麵,英才教育師資持有證書的比例非常少,另一方麵,英才教育師資的工作報酬非常低。除此之外,根據韓國教師管理規定,中小學教師5年實現跨校輪崗,導致教師對英才教育的責任降低。很多的教師在英才教育過程中僅僅傳授知識,並沒有為學生提供高水平思維、探究式學習、問題解決、討論和合作學習的機會。有關研究者建議,專門成立英才教育師資培訓中心,促進教師專業發展。

7.英才教育管理缺乏責任性

當前,韓國教育與人力資源開發部和學校委員會都不具體負責管理英才教育,科學教育、信息科學、小學教育和中學教育管理部門隻負責英才教育課程開發。由於缺乏英才教育體係的集中管理,教育行政部門、學校和社區等缺乏有效的溝通與交流,英才教育課程開發還顯得不夠。因而,韓國正在思考改革英才教育的管理責任。

8.英才教育與高等教育缺乏連貫性

一般而言,韓國英才教育計劃一般在高中畢業後結束,高等院校並不為少數精英提供挑戰性的英才教育計劃,中學的英才教育與高校的教育並不具有連貫性。韓國有關研究者建議,大學應該繼續開展英才教育,可以為更多的英才學生提供機會學習跨學科課程,甚至在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階段也應該開展英才教育。因此,英才教育的一個重要問題在於大學與中學之間形成有機的銜接。

二、韓國英才教育引發的教育改革

韓國英才教育改革的目的在於將普通教育和英才教育有機融合在一起,特別是通過英才教育的改革為普通教育改革奠定基石。其舉措集中表現在以下方麵:

1. 為所有的學生提供個性化教學

韓國教育改革的一個基本理念在於,英才教育不是為了發現少數可以教育的特長生,而是在於發現所有學生的潛能。圍繞這一目標,韓國英才教育的改革要領在於:(1)執行個別化的教學計劃。教師運用英才教育的一個主要原則是“ 診斷-處方”,為每一個學生提供個別化教育方案。這種教學方案主要根據每個學生的表現, 諸如能力水平、興趣和學習類型等, 對學生教學方案進行設計,並為追求教育卓越的學生提供。(2)允許英才學生扮演“ 小老師” 的角色。通過“小老師” 的角色實踐, 英才學生作為一種誌願者,為處境不利的學生提供幫助,同時發展英才學生的社會化以及領導才能。

2.致力於基礎教育質量的提升

英才教育的主要目標是追求卓越,提升教育質量, 這與韓國教育改革的目標是一致的。有關主張如下:(1)為優秀學生提供挑戰性的學習經曆。韓國的課程實施一般針對普通學生,不能滿足優秀學生的需要。當前,隻有0.3%的學生接受英才教育計劃,韓國準備將這一比例提高到3~5%。英才教育不僅強調高難度的課程,而且強調高水平的思維技能。(2)改革評價的信度和效度。英才教育強調自我導向的學習,反對知識片斷的機械記憶。英才教育的評價強調使用學生檔案袋、日誌和創意作品等評價工具,反對標準化考試工具。(3)英才學生的研究和規劃。韓國政府認為,英才是可以預測的,英才必須經過長期的規劃、執行和自我監控表現。英才的研究可以提高教育質量, 因此,韓國政府極為支持英才教育工作,包括提供財政支持、設備供應和研究出版等。

3.建構終身學習化社會

英才教育的一些目標是長遠的,而不是不切實際的。對於英才學生而言,如果人生是一場賽跑,那麼英才就更像是馬拉鬆而不是百米短跑。這也是教育改革的目標,建構一個終身學習的社會。因此,韓國政府建議:(1)關注英才學生的職業教育。鑒別學生的潛力是重要的,關注學生對於社會真正的貢獻更為重要。(2)開放社會教育設施。課堂教學並非英才學生的學習經驗得以發生的地方,他們從博物館、圖書館、實驗室、研討會中可能受益更多。有關研究者還提出口號:今天,他們享受文明;明天,他們創造文明。(3)對英才學生的特別跟蹤。對於英才學生的跟蹤具有特別的意義,可以發現今日的英才學生在將來社會中的角色。韓國政府認為,對於英才學生的多樣化觀察和跟蹤研究將對教育改革具有積極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