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韓國的各類學校裏,愛國主義教育都是被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培養孩子熱愛自己的國家,熱愛自己的民族,是每個中小學校的自覺行為。
韓國對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是滲透在學校和現實生活的方方麵麵的,愛國主義教育不是說教,而是潛移默化地滲透於學生的頭腦中。
關注現實生活的“經濟教育”
經濟生活是人類社會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不僅關係到國家興衰、民族榮辱,而且維係著千家貧富、萬戶憂喜。尤其在當今世界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經濟發展突飛猛進、市場競爭愈演愈烈的形勢下,國民的經濟素質、經濟意識、參與經濟生活的各種能力,不僅直接影響著每個人的一生,而且對國家的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也起著極大的作用。
經濟教育是中小學公民教育的一部分。韓國中小學經濟教育,從20世紀60年代起步,到80年代末進行了全麵改革和擴充,目前,已具有了相當規模,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對於韓國來說,在經濟體製轉軌、參與國際市場競爭,以及由一個落後的農業國一躍成為“亞洲四小龍”的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一、中小學經濟教育的目標
韓國中小學的經濟教育是作為社會科的一環進行的。1987年韓國教育課程改編和第五次教材改革,除在社會科中大幅度增加了經濟教育內容之外,對中小學經濟教育的總體目標和具體目標做了重新修訂。
1.中小學經濟教育總目標
使學生正確地理解自由市場經濟體製的基本原理,培養他們對經濟現象的分析能力、判斷能力、適應能力,增強學生參與經濟生活的自覺性和責任感;提高青少年的經濟素質、經濟意識,做一個具有健全素質的國民。
2.中小學經濟教育的具體目標
(1)小學經濟教育的目標。教育誘導學生從小就關心經濟生活,養成良好的經濟生活習慣和正確的生活態度,對周圍的經濟生活產生興趣,並能用簡單的用語來敘述發生在身邊的經濟現象,培養學生合理地參與經濟生活的能力和素質。低年級(1~4年級)重點放在養成正確的經濟生活習慣和形成良好的生活態度上;高年級重點放在能夠正確理解與經濟有關的基本概念,對經濟生活在較高層次上關心和產生濃厚興趣,培養參與經濟生活的能力和素質。
(2)初級中學經濟教育目標。教育學生正確理解與經濟現象有關的基本原理,培養合理地解決經濟問題的能力,能用簡單的術語說明經濟發展的基本規律和解釋經濟現象,了解各經濟部門之間的關係,形成不僅追求個人幸福,而且能夠為國家、社會作出貢獻的人生觀。
(3)高級中學經濟教育目標。教育學生在經濟生活中具有正確的生活態度;在係統地理解市場經濟基本原理的基礎上,對於韓國的經濟現實有較全麵、深刻的了解;培養學生對經濟問題的探索能力、分析能力和判斷能力,能用所學知識解決周圍發生的經濟現象,具有正確合理的經濟意識和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