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中小學教師教育的特色
韓國政府非常重視教育事業的發展,把教育事業的發展作為一項關係國計民生的大事來抓。在這種大環境下,韓國的教師教育也獲得了較大的發展。目前在韓國,根據相關教育法規的明確規定,教師分為一級教師與二級教師、助教、專業學生顧問、圖書館管理員、培訓教師和保育教師等幾類。韓國政府製定了一套嚴格的管理方法,規定他們必須獲得由權威機構簽發的資格證書,確保他們達到所應該具有的專業水準。另一方麵,對於參加培訓的在職教師,韓國政府要求他們具有一定的專業素質和敬業精神,要求參加教師培訓的學員能夠獲得權威性的培訓資格證書。總之,韓國教師教育經過多年的發展,已經形成了自身的特色。
為了應對信息化時代對韓國教育發展帶來的新挑戰,韓國政府正在采取種種措施推動教育的發展,而其中推動教師教育的發展則是一個重點。韓國政府期望通過教師教育的發展,能提高教師的整體素質與綜合能力,從而推動韓國教育的健康快速發展。下麵從四個方麵來探討韓國中小學教師教育的發展特色。
一、韓國政府大力推動教師教育機構的建立和發展
韓國的教師教育主要由師範大學(學院),以及設有教育係(科)和教師資格證書培訓項目的高校來完成。如韓國國立師範大學、初級師範學院、韓國國立開放大學和韓國教育研究院等等,上述這些教師教育機構每年總共可以培養大約25 000名教師。不同專業類別的教師由不同類型的學校負責培養。韓國的小學教師主要由韓國師範大學、韓國國立師範大學、韓國國立開放大學、教育研究生院和師範學院等11所師範大學培養。從1985年開始,韓國國立師範大學的小學教育專業每年可以培養160名小學教師。另外,韓國一些女子大學主修小學教育的學生在畢業後,經過一定的考核也可以成為小學教育教師。從1981年開始,韓國將一些兩年製初級師範學院升級為四年製授予學士學位的本科師範大學,大大提高了韓國小學教師的培養力量。從1985年開始,韓國的一些師範類院校開始向在職教師(沒有學士學位的教師)提供具有學士學位水平的培訓服務。目前韓國師範類院校中,74%的學生是女性。這種現象已經引起了韓國政府的注意,若是長久發展下去,必然會給韓國教育的發展帶來不利的影響。因此韓國教育界正在采取措施吸引男性學生報考師範類院校,以增加男性學生的比例。
中學教師主要由大學裏的“教育學院”培養,同時其他高等院校(沒有教育學院的院校)則通過教育類專業課程來培養中學教師,另外教育研究學院也承擔類似的任務。為了確保教師教育的質量,現在隻有那些被政府批準的教師教育機構才有資格培養教師。韓國有l3所國立和28所私立的師範學院,每年培養大約10 000名教師,一般普通院校的教育係也承擔一部分教師培養計劃。教育研究學院則主要負責進行高級中學教師的培養,教育研究學院一年大約培養2 300名畢業生。目前,韓國132所教育學院的大約2 735個係,每年大約可以培養13 000名教師。
二、規範教師教育的招生,以教育實踐需要進行課程改革
考慮到教師職業所具有的專業性和特殊性,報考教育學院的考生要參加能力傾向測驗、人文知識的測驗以及學習成績測驗。除此之外,申請人也需要提供高中時期的學習成績。為了能夠留住優秀的學生,國立師範學院向15%的學生提供獎學金。
師範學院課程設置的畢業學分在130~150個學分之間,其中大學公共課程的學分占總數的20%,專業必修課的學分占60%,選修課程的學分20%。其中主修課程領域內包括所修課程的研討,普通教育學的學習以及教育學類各科目(不包括普通教育學)的學習和教學實踐。那些已經完成教育法所設置科目並且拿到規定學分的學生,不需要參加額外的考試就可以獲得具有權威性的教師資格證書。公立學校教師的挑選和聘任通過各市(省)政府主管教育的機構所舉行的公開考試來完成,私立學校的教師選拔與聘任工作則由私立學校自己進行。就業考試(針對公立學校)主要由教育學初試(占30%)和主修專業考試(占70%)以及由論文類測驗和麵試組成的第二階段考試構成,考生通過這兩次考試的成功率大約在20%左右。
全球化時代和信息時代下教育發展的新要求。因此,韓國教育與人力資源發展部已經修改了教育課程,為師範生提供更為有效的指導,同時加強新教師的就業選拔製度的改革。為了達到上述目標,在教育學院的課程設置上,更為強調學生對教育教學理論的掌握以及對學生進行教師職業道德的培養;強調運用現代化的信息交流技術實施信息管理的能力,電腦等信息化設施的使用能力以及輔導學生的能力。教育人力資源發展部建議師範院校增加上述科目的授課時間和學分數,同時政府也將通過增加向優秀學院的投入來促進學院之間的競爭。這種方法將更好地評估和獎勵那些在教師培養方麵做得比較出色的教育機構,同時也鼓勵他們發展成為專門的教師培養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