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教學內容綜合化,教學大綱、教學計劃多樣化。學校有一定的自主權,根據本校的師資、學生情況,製訂富有個性的教學計劃。

3對學生開展國際化、人文化的教育。重視學生與周圍世界的關係,如在小學開設認識周圍世界的課程;引導學生參與社會實踐。

4注重學生個性的培養,因材施教。例如文科中學根據學生的情況,製訂不同的教學計劃。文科中學的指導思想就是發展學生個性,對不同學生施以不同的教育,使學生個人的天賦才能得到充分發展。這種教育方法克服了傳統教育中重共性輕個性,重知識輕智能,重理性訓練輕和諧發展的弊端。文科中學的指導思想符合國際現代教育改革的發展趨向。

5實施素質教育,推行“因特網計劃”。構建社會——學校——家庭一體化的素質教育環境,通過素質教育的實施充分挖掘學生智能上的潛力,塑造學生的創造性、首創性和公民積極性,培養他們適應周圍動態環境的能力,使他們做好實現自我價值的準備。建立健全的校外教育機構,使普通教育與社會教育有機結合。俄羅斯政府強調實施素質教育應該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和現代網絡功能,一是通過構建全國範圍的教育因特網絡,使處於邊緣地區的學校有機會接受與城市地區同樣水平的教育;二是使學生大麵積掌握計算機和網絡應用技術,培養未來公民的素質。

6開展經濟教育。俄羅斯小學經濟教育主要是為高年級的學習打下基礎,熟悉一些常用的經濟學術語和概念,利用各種形式的資源,通過了解家庭的、學校的和周圍環境的經濟生活,掌握基本的經濟學知識和能力,在經濟大空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經濟教育就是使學生們在小時候就養成尊重別人的勞動和勞動成果的習慣。初中階段的經濟教育的主要思想是把學生作為經濟活動中的主體,在新的經濟條件下不斷完善他們參與經濟生活的能力,不斷拓寬學生的知識範圍,把學生周圍(家庭、學校、城市或農村)的各種經濟現象都納入了學習範圍。

7重視發展天才兒童和弱智兒童的教育。在俄羅斯國民教育體係中,特殊兒童教育被規定為其中的有機組成部分。根據俄羅斯有關文件規定,政府將繼續扶持特殊教育的發展,並嚐試為其中有才能和有天賦的受教育者增加普通教育機構及其分支機構的數量,其中包括農村和邊緣地區。

俄羅斯中小學教育在民主化、人道化、人文化、公開性、區域性等原則的指導下,向教育方式的多元化方向不斷邁進。各類民辦和特色中小學的出現,增加了學校教育的類別,滿足了學生、家長和社會團體的不同需求。

俄羅斯政府在教育布局、課程結構和教學內容、形式、方法方麵的改革也初見成效。俄羅斯注重教學模式的科學性以及教學技巧的提高。充分考慮社會需要及不同年齡段學生特點,對教學內容進行全方位的調整。學生積極性被充分調動,學生和家長成為了教育過程中真正的主人。而教育管理模式的區域化、分權化改革,則使得俄羅斯中小學教育的傳統管理模式過渡到了靈活的功能性管理模式。

重視師資隊伍的培養,是俄羅斯中小學教育的亮點之一。師範學校、學院及師範大學培養大批專業教師,目前中小學教師的素質水平頗高。

綜合來看,俄羅斯中小學教育具有如下特點:學校類型多元化,教學內容綜合化,學生培養個性化,培養理念國際化、人文化,重視素質教育,開展經濟教育,重視發展天才兒童和弱智兒童。

俄羅斯中學多元化的學校類型

蘇聯解體後,俄羅斯在教育方麵進行了一係列的改革,學校類型多樣化是其改革的重要措施之一。目前,俄羅斯實施普通教育大綱的傳統學校包括普通教育學校(由三個階段組成:第一階段——初等普通教育學校,第二階段——基礎普通教育學校,第三階段——中等普通教育學校)、夜課製(輪班製)普通教育學校、勞動感化機構和勞動教養附屬的夜課製(輪班製)普通教育學校。

蘇聯後期,學校多元化趨勢已逐漸顯露,一些傳統性質的學校開始出現,如1988年改革後,出現的文史中學、理工中學和農醫中學等。蘇聯解體後,俄羅斯提出了恢複古典教育傳統,引進國外模式的辦學方針。普通教育領域中普通學校類型呈現出多姿多彩的局麵,傳統中按照功能性任務進行學校類型劃分的局麵已經被多元性原則取代。在俄羅斯現有的65136所普通學校中,有433所實科中學(1992~1993年為343所,在校生171萬人)、727所高級文科中學(1992~1993年為587所,學生347萬人)、6758所特科加深學校(1993年為8000所)以及1809所夜校和近3萬個教學谘詢點。在大多數規模較大的學校中,都進行了不同學習方向的劃分,如人文方向、自然科學方向、數學方向和技術方向等。此外,還存在著大約447所非公立學校(1992~1993年為300所),占學校總數的07%。

一、實科學校

實科學校早在19世紀中期的俄國就已生成。當時的實科學校是從文科學校中分離出來的,側重於自然、法政以及職業訓練等課程的學習,主要是麵向沙俄貴族子弟和中產階級子弟而設的普通中等教育學校。蘇維埃政權建立後,實科中學完全被廢除。

20世紀90年代後,自民間又生發出這類學校,但是較之古典實科中學已發生重大變化。現在的實科中學既是俄羅斯普通中等教育中的一種類型,也是中等職業教育的類型之一,基本上實施普通完全中等教育教學大綱,但要求學生加深學習一係列側重於自然科學、數學和技術方麵的課程,同時對學生施以旨在進行職前培訓的普通中等教育。學校課程分為必修課和選修課兩類。必修科目有俄語和文學、社會學、自然科學(物理、化學、生物、地理、天文等科目的綜合體)、倫理學、外語、數學、工藝和體育;選修課則因地區和學校不同而不同。教學組織形式靈活多樣,包括教學遊戲、講習班、實習、討論、小組研究等。

實科中學在創辦中通常具有自己獨特的辦學章程,創辦過程與某些特殊的社會團體和家長支持密切相關,在學生培養目標上有自己特殊的主張和信仰,教學過程中一般都進行職業定向訓練。很多實科中學有自己相對固定的高校聯盟對象,高等學校作為其教學後盾,並給予一定的資金援助,學校還大多與其高校聯盟對象簽訂畢業生定向就學的合同,在大學招生過程中,聯盟對象可以優先錄取該校畢業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