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清蓉聽了,隻好又到凳子上坐下了。
這兒老教授又輕輕咳了一下,接著又眉飛色舞地說了起來:“什麼是‘大出簷’?就是你們說的挑!大出簷做什麼用呢?一是保護牆體,二是創造一個明朗而開放的生活、勞作的共享空間!譬如遮風避雨、打牌下棋、閑話聊天等等,用今天的話說,就是一個多功能的生活空間!你們這座房子的出簷,不但有一挑、兩挑的,我剛才看見還有三挑的,真是難得呀!尤其是那些撐拱,簡直是一道特別的風景呢!至於‘小天井’‘冷攤瓦’,就容易理解了。像你們這個天井,雖然不大,卻不但能通風,能排濕,能采光,能排水,還能夠用來曬衣、休息、看書、交往等,作用大得很……”
範教授像是累了,說到這兒停了下來,咽了一口口水。正準備繼續講下去時,突然背後傳來一聲:“說得好哇!”
大家抬頭一看,原來是鮮老太太和玉蓮正站在從裏屋通向外屋的門邊,樣子很專注。剛才的喊聲是老太太發出來的。看見大家看著她倆,老太太和玉蓮幹脆走了過來。老太太一邊走一邊說:“我這個天井呀,還真像你說的,空間不大,作用可不小呢!”
範教授抬起疑惑的眼,看著雷清蓉。雷清蓉這才急忙給範教授介紹說:“哦,這是我婆母,女兒!”說完,又對玉蓮說:“玉蓮,還不快叫範老師,省城的大學者呢!”
玉蓮果然大方地叫了一聲“範老師”。
這兒王老板卻看著玉蓮,對範教授補了一句:“老表,玉蓮也是省城的大學生呢!”
範教授一聽,眼睛立即又放出兩道光彩來,急忙問玉蓮是哪所學校,學的什麼專業?玉蓮回答了。老教授的雙眼立即黯淡下來,不無遺憾地說:“怎麼不學古建築專業呢?”隨即又回頭對雷清蓉,“你們有這麼好一座完好的古民居,要是再有自己培養的這方麵的大學生,來研究、保護和開發它,那就太好了!”
雷清蓉看了看女兒,說:“我們哪知道這裏麵還有這麼多學問呢!”
範教授說:“那是,學問可深了!可我也知道現在的年輕人,都不想來做這些事了。他們熱衷的是金融呀、炒股呀,會計呀,奔能掙大錢的專業去了。連續兩年,我都沒有招足研究生了!”老教授的聲音有些淒涼,很傷感似的。
雷清蓉聽了,就開玩笑說:“我來給你當學生,你願不願意收?”
老教授卻正兒八經地搖了搖手,說:“開玩笑了,開玩笑了!”說著,突然問大家:“哦,我剛才說到哪了?”
王老板說:“你說完‘小天井’,該說‘冷攤瓦’了!”
範教授一下記起來了的樣子,說:“對對對,該說‘冷攤瓦’了!‘冷攤瓦’就是屋頂的小青瓦,也是幾千年勞動人民針對川東悶熱潮濕的氣候而創造出來的!它能不斷地將室內的濕氣徐徐地抽出去,從而解決了室內積留濕氣的問題呢!”
說到這兒,範教授總結了一句,說:“第一個特點,我就說完了,下麵還有第二個、第三個、第四個特點,不知你們喜不喜歡聽?”
雷清蓉覺得這個大教授有點像個小頑童,一言一行都有些既幼稚又滑稽的樣子,於是就正正經經地說:“想聽,怎麼不想聽呢?真是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呢,你快講吧,範老師!”
可王老板卻和他老表開起了玩笑,說:“我都記得你講了好幾點,怎麼才是第一個特點,老表你的記性也太不好了!”
範教授聽了,急忙正經地說:“那是一個大特點下包括的幾個小特點!”
王老板又故意說:“那老表你就簡單一點,不要老是又是大特點又是小特點,把人都弄糊塗了!”
範教授皺了一下眉,顯得有些為難地說:“那好吧,我就盡量簡單一些吧!”
雷清蓉知道王老板是在和他表哥開玩笑,但她覺得雖是表兄表弟,可王老板還是不應該捉弄像範教授這樣的書呆子,等範教授說完後,馬上說:“範老師,你不用聽他的!你就慢慢講,你剛才條分縷析,講得很好。就要那樣講,我們才聽得清楚!”
範教授聽了這話,像一個受到老師表揚的學生,立即感激地朝雷清蓉點了點頭,說:“那是,學問之道,豈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說完,又馬上興致勃勃地侃侃而談起來:“這座民居的第二個特點,就是布局巧妙,規劃合理,後靠青山,前臨江水,隨形就勢,巧妙靈活。四川民居中多種建築手法,如台、挑、吊、拖、坡、梭、錯等絕活,都在你們這所民居中得到了體現!更重要的是,整個民居在空間處理上,可以用十六個字來概括,那就是‘軸線明確,變化有序;內外結合,層次豐富’。這種處理方法,既簡潔利落,形態又優美自然,非建築大師莫為……”
雷清蓉睜著美麗而清澈的大眼,閃著一種珍珠般動人的光輝,十分專注地看著教授,聽得非常認真。她為教授淵博的學問所折服!到底是教授呀,你聽這一套一套的,有時深奧難懂,譬如台、挑、吊、拖、坡、梭、錯等,讓人像聽天書。有時又曉暢明白,比如後靠山、前臨江、隨形就勢等,不用他解釋,一聽就明白。聽到這兒,雷清蓉就想起了自己第一次看見這座民居時那種朦朧而又膚淺的感覺,於是就忍不住打斷了範教授的話,問:“範老師,這座房子是建在中軸線上的嗎?”
範教授目光一亮,仿佛發現一個得意門生似的,有些不相信地叫了起來:“你知道中軸線?”
雷清蓉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說:“知道一點。我讀高中的時候,看過一本美學書,上麵有一章專門談建築。不過非常簡單,所以我也是一知半解。”
範教授說:“不錯,你們這所民居有中軸線,但一般人很難看出。因為整個建築,既有縱,也有橫,更有縱橫交錯,所以看起來便是重重深院!我剛才看過幾家,在這重重深院裏,因朝向、地形的不同,有前堂後寢的,也有後堂前寢的;有花園在前的,也有花園在後的;有廚房、廁所分地而建的,也有合二為一的。就說通道吧,有層層深院僅一通道的,也有前後各一通道的。至於那些大小花園、樓台亭閣、戲樓廳堂、抱廳敞廳等,更是各個不一,要不我剛才怎麼會說是變化有序,非建築大師莫為呢?在這樣縱橫交錯、變化萬千的重重深院裏,你還能看出中軸線,不簡單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