淑蓉沒有答話,另一個工人就衝文義說:“你小子走桃花運了!可要注意,莫讓廠長逮著了!”

文義沒理他們,興奮地跑出門去。一看,淑蓉手裏已經提了一大包禮品。文義有些臉紅了,說:“我才說一塊去買禮物呢,你卻買上了!”

淑蓉把禮物塞到文義手裏,說:“走吧!”

楊建設的家離場鎮並不遠,他們很快到了。一進屋,看見楊建設和淑蓉的舅媽都在屋裏,淑蓉忙接過文義手中的禮物,大聲說:“舅,這是文義給你買的生日禮物!”

可是,楊建設還是沒有高興的神色,沉著臉說:“誰叫你們來的?”

倒是淑蓉的舅媽(一看就知道是位好客、熱情的女人),聽了丈夫的話,立即瞪了他一眼,說:“你這人才怪,今天也沒張好臉色!人家來給你祝生,你咋板著一張雷公臉!”

聽了這話,楊建設才沒再說什麼,可臉上的烏雲並沒消散。

淑蓉的舅媽把淑蓉和文義看了看,接著把淑蓉拉到裏屋嘀咕了一陣。也許淑蓉告訴了真話,兩人出來時,她的眼睛裏放出了十分快樂的光彩,忙不迭地招呼文義坐,這才讓文義好受了一些。

時間在他們悄悄的戀愛中不聲不響地溜過,轉眼到了舊曆年底。這段日子,文義和淑蓉都感到日子過得既甜蜜,又充實。經過這麼久的來往,楊建設已完全知道了兩個年輕人的秘密,他不再幹涉了。因為他知道淑蓉的個性,這是一個倔強的姑娘,一旦她認準了的事,十頭牛也難以拉回。可是,他就是不肯調換文義的工作,更不用說傳授他的技術了。他的生日以後,淑蓉又對他說過一次,可仍然被拒絕了。兩個年輕人想努力弄清這事的原委,可想來想去,隻能歸咎於他遭到生活的不幸打擊後的冷漠和性格變異。隨著年關的臨近來,工廠生產進入旺季中的旺季,楊建設也有幾天沒回家了。這天,工廠裏正上著班,淑蓉的舅媽忽然氣衝衝地一頭闖進車間,高聲叫罵起來:“楊建設,你死了哇!”

工人們一驚,都停下了手中的活兒看著她。楊建設似乎是知道啥事,過去說:“你回去吧,過幾天我就回去!”

楊建設的妻子還是氣咻咻地:“過幾天你那地裏的莊稼還收個屁?都啥時候了,還不上追肥?你把我們娘兒們扔在家裏,一甩手不管我們不說,可這莊稼你還要不要?”

楊建設顯得滿臉羞愧,內疚地說:“我這幾天正忙,好幾家商店要貨,再拖幾天吧!”

楊妻卻不依不饒,說:“還要拖到啥時?我不管那麼多,今天給我回去!”說著,她拉起楊建設就往外走。工人們想去勸,卻不知該怎樣說。

楊建設顯得有些生氣了,大聲說:“你還有完沒完?”

楊妻卻不管丈夫的話,繼續拉著他往外走。這時,淑蓉過來,拉開了他們,又把舅媽拉到了一邊,輕聲說:“舅媽,舅真的忙著呢!你先回去,下了工我和文義來幫你幹!”

楊妻遲疑了,說:“咋能勞累你們?”

淑蓉說:“舅媽,咋說這話?俗話說,好親不過娘舅親!我們一會兒就下班了,準來!”

楊妻聽了這話,才氣衝衝白了楊建設一眼,急匆匆地走了。

下了班,淑蓉果然和文義一起去了。到了楊建設家裏,他們沒顧得上休息,就挑起肥料下地了。

一連三天,他們都是這樣,一下了班就往楊建設家裏跑,一去就下地幹活。到了最後一天,文義都覺得堅持不住了,腰痛不說,關鍵是兩條腿成了兩根木棒,打不過彎來。要知道,他們在車間裏幹活,也一直沒有坐的機會呀!特別是文義,往返扛著麻袋,像賽跑似的。還有眼皮直打架,真想倒在莊稼地裏睡一覺。可他看看淑蓉,也和自己一樣挺著,疲勞就消失了許多,終於堅持到了把幾塊地的追肥施完。可是,當他們回到楊建設家裏,放下工具,在板凳上坐下以後,就再也不想爬起來了。接著,就靠著牆壁打起呼嚕來。

這天晚上,楊建設也回來了。這個冷酷的漢子眼裏,終於露出了感激和內疚交織的神情。

文義和淑蓉果然依靠自己的精誠,感化了楊建設這塊頑石,又加上淑蓉舅媽知道這件事後,不斷地對丈夫數落,使楊建設作出了傳授文義技術的決定。當淑蓉和文義雙雙走出楊建設那間小屋後,兩個年輕人你望著我、我看著你,眼裏閃著喜悅的淚花。他們真想放聲大叫幾聲,想縱情擁抱,可身邊工人走來走去,他們隻有把滿肚子高興壓進心裏。

是的,在他們為學技術的共同奮鬥中,他們的愛情之根越來越深地紮進了對方的心窩裏。淑蓉也果真是一個義無反顧,或者說有點固執的姑娘。廠裏放假以後,她根本不征求文義的意見,也不寫信告訴家裏,就去買了兩張回家的車票,不由分說地把一張車票塞進文義手裏。不知咋的,文義倒喜歡淑蓉這種帶點“控製”的性格,十分高興地接過了她的車票。可是,他卻向她提出一個要求,說:“我向你要一件禮物,寄回去向爸爸媽媽拜年,你能不能給我?”

淑蓉說:“你要啥樣的禮物?”

文義說:“一張你的照片,嵌在鏡子背後那張。這是給家裏最最珍貴的禮物!”

淑蓉明白了,可嘴裏卻說:“不給!不給!”但後來還是紅著臉幸福地取下了那張照片,交給了文義。文義連蹦帶跳跑到郵局,把一封信和照片一齊寄給了家裏。

這張照片,中明老漢是在新年過後才收到的。不用說,它帶給中明老漢一家的喜悅,是超過佘家曆史上任何一個春節的。春節期間禮尚往來的客人多,田淑珍不論碰上誰,隻要是認識的,都要叫他們來看看文義的對象。這種快樂的情緒,伴隨著逐漸來臨的春風,徹底拂去了他們去年秋天文富賣菜受欺負、文忠拔豆苗被抓反麵典型和五保戶老頭的死,留在心頭的陰影。生活在他們麵前,又變得非常美好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