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篇 盆景的藝術特點與製作 第一、盆景發展與藝術鑒賞(3)(1 / 2)

上 篇 盆景的藝術特點與製作 第一、盆景發展與藝術鑒賞(3)

3、盆景鑒賞的幾大要點

盆景就是將山林野外樹形優美的古樹名木自然風情,在有限的盆裏再度展現出來。因此樹幹的大小、樹葉的大小以及樹型的整齊與否都是盆景藝術鑒賞的重要標準。

根盤

????盆景鑒賞的第一要點就是盆景中的根盤。根盤在整個創作盆景自然樹型上起著很重要的作用,根盤的美好與否,對盆景作品的藝術價值、欣賞價值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盆景中所指的美好根盤,就是隆基以下的地麵根部,朝向四麵八延伸,時而彎曲、時而隱入土中、緊伏於地麵,以保持盆樹不產生任何動搖。常說的“四麵根盤”便是盆景中最美好的根盤。

隆基

用來製作盆景的樹木,原本就是生長在山林、河溪旁,風吹雨打,樹幹多少會產生變曲,尤其是在懸崖絕壁處生長的樹木,其樹幹彎曲的程度有時幅度極大,但隆基部卻不受外力影響。一般盆樹的樹幹都是直立的,有時為了樹型需要,改變隆基的彎曲度時,以應有適當的度,沒有明顯覺自然不相符的感覺為好,因為隆基與根盤一樣,是展現盆景的美感不可缺少的重要條件之一。

樹幹

????盆景中的樹幹部位相當於一個人的身體體型,是塑造樹型的基本條件。自然正常的大樹,樹幹越接進根越粗,越向樹頂就越細,這種由粗而細自然型狀的圓幹,是最理想的。樹幹究竟是粗大較美還是細小較雅觀,則要以個人的欣賞差異而有極大的不同。不過,樹幹該粗該細應取決於整體樹型的結構,必須與根盤、隆基、樹枝、樹葉等取得協調。不論樹幹的粗細,隻要能跟整體的樹姿搭配調和,自然就可以發揮出平衡美感。一般而言,樹幹的粗細應與所表現樹木年齡相調和,如此才能展現出盆景的深淺美感。

樹枝

盆景中的樹枝最大的作用是能提供盆樹的形態美,同時還具備彌補樹幹的不足缺點,也是盆景樹型的構成要件之一。良好的樹枝,必須粗細恰當、生長情況正常。當樹幹長出第一枝之後,隨成長依序每隔一段距離長出第二枝、第三枝等等,同時在這些枝上又分別長出許多小枝,主枝與小枝互相搭配,才能剪造出完美無缺的盆景樹型。

樹皮

????盆景中的樹皮就如人的皮膚一樣,有很多種縱裂剝離的粗皮性、龜甲形狀的龜甲性呈岩石般重迭的岩石性等,單獨的看這些樹皮並無美感可言,但與盆景中的樹幹、根盤及整體樹姿相襯托,就可展現迷人的的古樸、蒼勁氣氛。

樹葉?????

樹葉對盆景而言,是不可缺少的。因為一棵盆樹往往會因樹葉性之良否產生不同的觀感,尤其是雜木類的落葉樹,當春天來臨之際,枝上便開始冒出新芽,然後開葉,到了秋天樹葉逐漸變黃,最後落掉,從樹葉的四季變化,能讓人清楚體會到四季的轉移,從中並感受到自然風彩的綺麗。

其它

???觀花盆景,不必附加人為的題名、意境,也不必賦予植物擬人化的性格特色的前提,就可以給人以強烈率真的美感和吸引力,符合一般大眾的欣賞心理。因此,觀花盆景是以其花色、花形、花香為特色的,大大豐富觀花盆景藝術感染力的。

4、盆景鑒賞的觀、品、悟

鑒賞盆景是一種以盆景為基礎的藝術審美活動。中國盆景雖然是以植物、山石等材料為創作素材,但它作為一種藝術品,展示在觀賞者麵前的並不隻是簡單的自然物質景觀,而是蘊含著深邃幽遠的文化藝術內涵,寄寓著創作者豐富的思想情感和高深的人生哲理。欣賞者要領略中國盆景藝術作品的這種藝術境界,需要通過相應的欣賞過程,這裏將其分為觀、品、悟三個階段。

首先是以樹木花草、石、水、泥土等特殊的感性形象作用於人們的感覺器官的,因此,欣賞盆景藝術也首先要有充分的感受。

“觀”,作為盆景欣賞的第一階段,主要表現為欣賞主體對盆景作品中感性存在的整體直觀(直覺)把握。很顯然,在這一階段,盆中之景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它以其實在的形式特性(如各盆景材料的形狀、色彩、線條、質地,甚至花草 的芳香、“瀑布”的樂音等等),向觀賞者傳遞著某種審美信息。

(1)看自然神韻:植物是否枝壯葉茂,花好果碩,山石是否順乎紋理加工,保持天然美態,盆景作品能否給人一種勃勃生機之感。

盆景通過其形、色、香、姿、韻等自然天趣,給人以鬱鬱蔥蔥,勃勃生機,展示出生命力之美。鑒賞盆景,首先要觀察、認識、欣賞這些純樸的自然美。盆景的自然形態,好比人的軀幹肉體,缺它不可。樹木盆景有觀形、觀幹、觀根、觀枝葉、觀花果等不同部位。水石盆景有觀形、觀石質、觀石紋、觀水等差異。通過對盆景自然形態的審美品賞,使人感受那樹樁盆景的玲瓏瀟灑之姿,豪宕雄勁之感;水石盆景的蒼勁雄偉之力,縱橫奔放之勢,從而讓人體味形質之美,色澤之美,動聲之美,變化之美,自然清新之美,達到那美不勝收的韻律和野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