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年輕人就要開始養心,拒絕猝死風險
在很多人的觀念裏,除非是先天性心髒病,否則,心髒病似乎是中老年人的專利,跟年輕人沒什麼關係。隻要聽到年輕人說這種話,我都忍不住反駁他們,因為這種想法太危險。他們不知道,現在的心髒病發作年齡越來越趨向於年輕化。
為什麼呢?主要是由於壓力過大、過分勞累、長期緊張。所以,大家總會時不時聽到或者看到新聞報道說,某某白領精英“猝死”“過勞死”。這些年紀輕輕就英年早逝的生命,在用沉痛的事實向我們警示,千萬不要再仗著自己年輕就不關注健康,不愛護心髒。
即便你的工作比較輕鬆、壓力不大,也不能掉以輕心,因為心髒上的毛病,隻要一出問題,就很難逆轉了。所以,養心最關鍵的是要早動手,早早開始養護,這就需要我們從年輕時候起,就有防範心血管問題的觀念和意識,並且真的認真去做。
有一陣子,一位年僅24歲的淘寶女店主在家裏猝死的消息在網上廣為轉發,我看了之後非常感慨。在我的患者裏,也有不少是做淘寶的年輕人,他們的心髒是怎麼出問題的呢?在我看來,是因為心髒長期處於應激狀態。
有一位患者曾經跟我描述過自己的工作狀態:“董大夫,您別看我在家上班,自己給自己打工,好像挺瀟灑的樣子。實際上,我那是相當的廢寢忘食啊,根本就沒個清閑的時候。每天早晨七八點鍾醒來,第一件事就是開電腦。晚上十二點鍾以後才會關電腦,沒辦法,很多買家都是夜貓子。每天我上廁所都是匆匆忙忙的,就連吃東西也是盯著電腦屏幕的,生怕在自己離開的時候有人問問題。現在我隻要聽到旺旺的叮咚聲,就條件反射地特別興奮。沒有人谘詢的時候,我就跑去研究別家店鋪,琢磨著怎樣促銷,那大腦時刻都是緊繃著的。唉,我也知道這樣不大好,可是我又能有什麼辦法呢?”
我記得當時我跟她說的是:“你選擇的這個職業性質決定了你的生活狀態,這個我也沒辦法。但我知道,你必須注意保護自己的心髒了。你隻知道這種狀態不好,可你不知道它到底有多糟。假如一直讓心髒處於這種高度應激狀態,猝死的概率是很高的。”
我並沒有危言聳聽。早在2012年5月,央視的《新聞1+1》就曾經關注過年輕人猝死這個問題。當時的數據顯示,我國每年有高達55萬人死於心髒性猝死。大家可以計算一下,也就是說,每天都有1500多人猝死。而且,還有一個明顯的現象就是,在這些猝死的人群中,年輕人的比例越來越高。
我的師兄所在的醫院,去年一年接受的猝死病人有30多個,其中有8個都是35歲以下的年輕人,比例占到了25%,這是相當危險的一個數字了。要知道,我剛剛工作的時候,年輕人突發心肌梗死甚至猝死的比例幾乎是零。這才二十年,就已經是這種局麵了,以後將會怎樣呢?
大家可能知道,猝死的原因可以是冠心病、腦出血、肺栓塞甚至支氣管哮喘,並不一定都跟心髒有關。但是,心源性猝死的比例占到了80%,而其中又有80%是源於心肌梗死。所以,年輕朋友們對於自己的心髒問題,一定要引起足夠的重視。
一般來說,除了先天性心髒病之外,心髒出問題都跟不好的生活習慣有關,熬夜、抽煙、酗酒、超負荷工作、暴飲暴食、不運動……而現在的年輕人,有良好生活習慣的,簡直是屈指可數。不用我說大家也知道,保護我們的心髒,肯定要從改變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開始。除了合理飲食、規律作息之外,也要堅持運動。
除了生活方式之外,年輕人容易“氣盛”,我們也要注意盡量控製煩躁、憤怒、嫉妒等負麵情緒,以免給心血管帶來太大負擔。盡可能讓自己出於冷靜平和的狀態,這樣體溫會相對偏低一些,心髒的搏動也更穩定一些。
另外,如果是有心腦血管病家族史的人,還要注意定期體檢,觀察心電圖等各項指標。同時,體重指數超標的人,也要注意觀察血液中總膽固醇水平和高密度脂蛋白的含量。假如這兩項血脂水平過高,也要及早采取降脂措施,以免出現動脈粥狀硬化。
2.老年人養心,注重休息勞逸結合
跟年輕人相比,老人對自己的健康一般都更關注,也比較關心養生知識,所以要說起該如何頤養天年,恐怕很多人都能頭頭是道,說得比我都全麵。
隻是,從一個心血管醫生的角度出發,我想要提醒廣大老年朋友的是,為了養護我們的心髒,大家需要勞逸結合,有動有靜。動靜相宜,這樣才能消閑靜攝,安心享受天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