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筆者平時的教學觀察和理論學習認為,教師要具備一定的觀課品質,才能做到有效觀課。
1.觀課要尊重開課教師。如不遲到、不隨便進出、不隨便議論、不接聽手機等。這也是人與人交往最基本的禮儀,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
2.教師觀課要有虛心學習的態度,善於發現亮點,勇於提出問題。觀課的目的要明確,“言有易,言無難”,要挑出別人上課的毛病容易,要說出別人上得好的理由較難。觀課者一定要用欣賞的眼光去觀課,在批判中學習,而不是高高在上,將自己的教學觀點強加於開課者的頭上,以自己認為的正確教學思路來評判開課者的優劣,以自己心中所謂的“標準”來作為衡量標杆。
3.觀課前要有準備,觀課者應圍繞課題了解相關的教育理念、教學模式和課題內容等。教師可以在觀課前,查閱相關的文獻資料,作縱向和橫向的比較,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加以思考,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想法。不作準備,隻帶聽課記錄本和筆,無助於提高自己,無法在議課時提出建設性意見。
4.觀課要有主題。有效的觀課應該是有計劃地圍繞某一個主題展開活動。如可以是課堂結構與教學過程設計、教法和學法的選擇、教學媒體和技術的運用、教學重難點的處理方法及效果、教學效果與教學目標的達成、學生的參與度及學習狀態和教學基本功等。教師可以在不同的觀課過程中,長期持續地對自己感興趣的某個角度或某個方麵,進行不懈的觀察,就極有可能會成為某個方麵的專家。觀課不可能做到麵麵俱到,隻要抓住重點,深人研究即可。
5.觀課要傾聽與交流。觀課教師間,觀課教師與開課教師,觀課教師與學生等作適當的交流。隻有互動的觀課,有輸人和輸出的活動,才有思維碰撞的火花。要學做一個良好的傾聽者,否則別人不喜歡,自己也得不到長進。學做一個出色的交流者,否則就會固步自封,酒香也怕巷子深。
6.觀課後要反思與改進。觀課後要整理聽課記錄,總結規律,書寫體會。觀課是學習,是提高自我的一條教研途徑,反思也是學習,是發現自我、超越自我的一條研修之路。任何開課教師都會有閃光點,取其精華,為己所用,發現不足,避免自己犯同樣的錯誤。
有效議課例談【實例】
2009年10月23日,王瑞老師上高三年級生物校級公開課,課題名稱為:複習降低化學反應活化能的酶。課後全體年段教師集中在辦公室,由筆者彙報議課結果簡要內容如下:
整節課緊緊圍繞學習目標展開教學,三維目標基本達成,出色地完成複習任務。教學環節有序,教學效果有效,課堂上有一定的亮點,教師具有一定的教學機智,課堂氣氛良好,學習心理舒適。
以下按課堂三要素,即教師要素、學生要素、教材要素展開評析,先評人後說課,先學生後教師"
1.議人。
議學生)學生動起來,課堂活起來。本節課學生都忙於學習,能積極思考,動手動腦,敢於表達。一節課的課堂效益,教師講了多少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學生學了多少。本節課學生學的時間比較多,特別是**地學、思考地學較多,從學生的上台展示作品也不難看出,學生學有所獲。
議教師)王瑞老師是我們學校生物組內最年輕的老師,也是唯一的擁有研究生學曆的教師,她勤學好問,十分敬業,有著一顆熱愛教育的心。她全身心投人教學工作中,經常在自己沒有課時,來旁聽筆者講課,上進心強,專業功底深厚。從本堂課的流程和容量,可以看出王老師備課充分,能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從整個教學設計方案可以看出,教學是以生為本的,教師充當組織者和幫助者的角色。教師定位是準確的,角色扮演到位,組織引導有力有效。